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殊勝的佛陀紀念館大覺堂,十二日首度舉行國際佛光會第七屆第八次理監事暨督導會長聯誼會議,國際佛光會創會總會長星雲大師、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皆蒞臨會場勉勵幹部。
當天出席貴賓有,中華總會總會長陳淼勝、副總會長陳嘉隆、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祕書長覺培法師、北區協會長趙翠慧、桃竹苗區會長張清川、中區協會長戴登鐘、南區協會長郭銘群,及檀教(講)師、監獄布教師、各區幹部近兩千人與會。
大覺堂開會 因緣殊勝
「七十四年前,我在江蘇宜興大覺寺出家,大覺是佛陀的意思,大覺寺是我們的本寺,它有很多的意義,佛光人心求覺悟,每天一小悟,慢慢就能大徹大悟。今天首度在佛館大覺堂舉行聯誼會議,因緣很殊勝。」星雲大師表示,佛光山與佛光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過去佛光山辦教育,叢林學院培育五、六十位博士、兩百多位碩士、千位大學畢業。由於社會進步,教育成長提升,很多人認為佛光山只收年輕人出家,年長的佛光人護持了很長的時間,最後只好選擇其它的道場出家;其實,佛陀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人到了年老正是智慧經驗成熟最重要的時期。
星雲大師提及三要點:「今後年滿四十五歲想要出家的佛光人,可以在彰化福山寺或者高雄旗山選一個地方發展,我們接受中年人出家;台南市有二塊地可供佛光會使用,可舉辦老人、童子軍,或多種事業經營;佛館擁有三千輛小客車、大遊覽車兩百輛停車位,春節單單前五天,依高雄市政府統計,參觀人數即已超過百萬人次,人潮交通的問題,已請求交通部毛部長親臨審查,希望明年能解決交通阻塞的問題。」
星雲大師說:「台灣最近流行一句話『你到過佛陀紀念館嗎?』」佛教的道理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台灣很小,佛陀很大,佛陀紀念館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全世界的人仰仗佛陀的慈悲,讓佛光普照、法水長流。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預計將完成從佛館到佛光山的「佛光大道」,頑石點頭、目連救母等五十台電動花燈,還有佛陀如來殿戲台,供佛光人戲劇表演。
認同三好者 都來佛館
吳伯雄致詞提及,佛館不只是創意的建築,許多人來這裡,無形中提升對佛教的認知,來佛館的孩子不會變壞。「佛館是台灣的軟實力,這種力量是台灣人最大的支持,而且發揮宗教的力量,所有人到佛館來,都看見不可思議的力量。」如何讓佛館發揮最大的效益,他提議,每個分會把認同「三好」的人帶到佛館來,如此一來,不但「量」(人數)可增加,「質」(素質)也可以增加,讓愈來愈多人變成佛光人、變成佛光家庭。
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亦帶領幹部持誦《心經》,將功德回向本館。接著,由總會長陳淼勝頒發一百年度佛光童軍優秀服務員服務獎章,彰化童軍團吳惠美獲得佛光獎銀牛獎章、普門童軍團游振隆等六人獲得般若獎銀狼獎章,內湖童軍團謝旭珠等五人獲菩提銀羊獎章殊榮。
緊接著,各區協會工作報告,以及討論慶祝佛誕節系列活動、鼓勵佛光人及社會人士響應「五和人生」、舉辦「佛光山翰林學人聯誼會」等十二項提案,還有多項臨時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