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在NBA尼克隊出頭,起初或許是偶然,也有人預測灰姑娘的南瓜馬車會在午夜十二點消失,但經過與湖人隊明星球員布萊恩嚴格考驗,與明尼蘇達灰狼「西班牙籃球金童」魯比歐硬碰硬後,台裔的「哈佛小子」終於受到肯定。
林書豪的考驗當然還更多,但由灰姑娘到新白雪公主,是自助人助,因為林書豪的成功過程,努力與態度絕對是關鍵,是大家在瘋林書豪之餘,應有所體認之處。
回到體育層面,也許國人會認為,台灣的教育環境不可能栽培出林書豪,這是因大家太重視「智育」,事實也是如此,台灣應該沒有幾個父母,會讓孩子投入籃球領域又兼顧學業,加上國內體育環境不佳及礙於身材,讓不少具有籃球資質的孩子埋沒,即使父母同意、師長與教練栽培,在完成學業後,到美國爭取機會,但結果不如預期理想。
喜歡打籃球與朝NBA發展不一定要畫上等號,但如果父母師長因為認為打球沒出息,而抹煞孩子興趣,台灣當然培養不出「林書豪」,對照林書豪父母順其自然讓孩子圓籃球夢,國內父母何妨放手讓有天賦的孩子多一項運動專長?
國內父母與師長不要認為孩子朝運動發展,是為將來以此為職業,以平常心啟迪有運動天分的孩子,讓他們為自己質量奠基,時機到了、心智也成熟了,就有出人頭地機會,即使達不到職業級,也可在台灣帶動運動普及,為體育扎根,這是在瘋林書豪時,應有的認識。
林泉利(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