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內閣上任,馬上就有許多棘手問題要處理,其中是否對美國牛肉瘦肉精解禁的燙手山芋,行政院立即組成跨部會工作小組討論。
美方欲使我國解禁意圖明顯,美國在台協會(AIT)先說美牛進口問題要好好溝通,後說要把美牛進口放在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框架下討論,擺明了如果政府不開放,其餘的經濟利多老美要收回,以掐住「財經內閣」的咽喉。
於是,在國內對瘦肉精還有疑慮下,新任農委會主委表示,沒證據顯示瘦肉精對人體有害或無害,而且面對記者轉述毒物學者認為,何必承擔風險的質疑時,竟說這是一般消費者的說法。雖然國際對瘦肉精沒有設定標準,但農委會應以民眾風險、農業專業立場,以考量瘦肉精解禁問題,否則會遭配合政治經濟的質疑,讓民眾對政府不信任。
先前的塑化劑風波,就是被盡責的檢驗員舉發,使政府強力稽查,廠商被罰款法辦、產品下架,反觀瘦肉精在絕大多數國家仍禁用下(只有二十幾個國家地區開放),如果政府對美牛解禁硬不起來,如何讓民眾安心?
日前媒體報導,英國名廚奧利佛踢爆美國麥當勞、漢堡王使用泡過阿摩尼亞的牛肉渣,混入絞碎的牛肉製成漢堡排出售,是把狗糧當作兒童食物,迫使速食業者在輿論壓力下停用。
一個英國廚師加上媒體能力抗美國速食業巨人,希望台灣能多些像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的閣員,以良心發揮專業,為民眾健康嚴格把關。
李政旻(台南市/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