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又冷又溼,午後的運動不成,只好窩在溫暖的沙發中,這讓我想起了童年時,屬於我自己的小睡舖。
我的童年,沒什麼玩具可玩,春、夏時,還可以到馬路上玩彈珠、一二三木頭人,或捉迷藏之類的遊戲,但是一到冬天,若再遇上雨天,屋外冷颼颼,地上溼答答的,像我們這些還未上小學,或上半天學的孩子,根本無處可去,又無電視可看,真的很無聊。待在屋裡,父母又無暇陪伴,只能自己想辦法找樂子。
通常,這種又溼又冷的日子,我會等大人午休起來,徵得同意後,找來一、兩位年紀和我相仿的鄰家玩伴到家裡來玩,場地便是我那三面緊挨牆壁、幾片木板釘成的小睡舖,或靜態的唱著兒歌、把玩著小手帕變換各種動物造型;或動態的搶被窩、翻筋斗嘻鬧一番,從午後玩到傍晚,玩得好開心。
在那個物質貧困的年代,小小的心靈是很容易滿足的,幾塊木板組合成的小睡舖,就能讓我們玩上大半天,還玩出一身暖意來。
在那一方小小睡舖中,我這樣為自己找樂子;在那樣濕冷的冬天裡,我這樣為自己燃起心中的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