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金鳳
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天候佳、時間和動線的安排妥當、導遊小姐講解熱忱,我再度造訪北台灣熱門景點「天燈的故鄉」平溪。雖然是舊地重遊,但感受和收獲不同,好玩的程度竟然比前一次更加倍。
天燈避賊祈福
有別於第一次無人帶領、蜻蜓點水般的來去匆匆,什麼印象也沒留下。這次的造訪,不論是歷史典故,或人文風景,都讓我有如入寶山一般的收穫滿滿。
台灣目前有三條鐵路支線:集集、內灣、平溪。其中,平溪在最北部,也是天燈的故鄉,每年元宵節,更是「北天燈,南蜂炮」知名的民俗活動景點,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前往放天燈祈福。
天燈的由來,據說是早期當地居民遇盜賊侵襲,總會躲到山內去避難,可是敵人到底有沒有離開?要躲到什麼時候呢?沒人知道。於是當有人發現敵人離去後,便施放天燈升空作為訊號,告訴躲在山裡的民眾敵人已然離去,當大家再次見面,第一句話便是「平安!」,演變至今,大家都會在天燈上寫下祈願詞句冀求平安。
菁桐老街風情
到了菁桐車站,只見鐵道旁的石柱圍籬、舊機具、廢墟的廊柱,掛滿成百上千、寫滿了各種祈願詞的許願筒,造就菁桐老街的另一大特色,但令人爆笑萬分的祈福字句,卻讓人不禁莞爾。
這天,巧遇一對新人來這裡取景拍照,新人幸福的畫面因此成為我們照片中的風景之一。運氣還真不錯,接著又有一列彩繪火車駛進來,豐富了我的照片。其實這天並非假日,只是沒想到星期一人潮就如此絡繹不絕,在彩繪火車的送往迎來中上上下下、進進出出。
來到天燈的故鄉,怎能不放天燈呢?我們一行友人,人手一筆,紛紛寫下心中的想望,然後看著冉冉升空的天燈,將每個人的心願送達天庭。
三級古蹟車站
菁桐位於平溪支線的終點站,舊名菁桐坑,顧名思義,是因為這裡的山區有大量菁桐樹而得名。上次來平溪,竟不知道有菁桐這一站呢!菁桐車站建於一九二九年。車站為黑瓦木造的米色日式建築,是台灣目前僅存四個日式木造車站之一,也是台灣國家三級古蹟,無論外觀或內部陳設,都還保持著原有的風貌。
站內的木製長椅及老剪票口的柵門、售票櫃是珍貴的歷史遺蹟,保存良好。而八十幾年前時使用的保險櫃,及為防止火車相撞所使用的轉轍器和古老的電話筒等,現在也還在使用,都是極富保存價值的文物。在文建會舉辦的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中,菁桐站亦榜上有名。
平溪線是專為採煤礦而闢建,菁桐又是其中最大的礦場。在礦業最發達時期,菁桐火車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停止採礦後,現在的菁桐已經繁華落盡,卻仍保留著許多日據時代的傳統建築風貌。寧靜的山城小鎮,散發出濃濃的日本風情,來此一遊,令人不禁回味往昔時光。
順遊菁桐古道
菁桐古道是清朝時期先民翻山越嶺、跋涉山林,來往平溪、汐止兩地行走的古道。
菁桐古道平溪段沿途林木蓊鬱,地形變化多端、迂迴盤旋,層層山巒、青山翠谷,植物資源豐富,原生林帶綠蔭濃密,花草風情四季皆美,鳥叫聲不絕於耳,頗富熱帶雨林的味道。古道沿途所見的礦坑口,是過往採煤歲月的痕跡,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而溪水淙淙、冰涼見底,生態非常豐富,此處人為破壞少,再加上有乾淨的溪流,是春末夏初時,觀賞螢火蟲的好地方。
親子放天燈
■今天在平溪當地,有一場盛大的天燈祈福活動,是由瑞士麥芽飲品阿華田企業,為慶賀110周歲而舉辦。今天下午三時至四時,民眾可於平溪阿華田健康祈願補給會所(平溪老街石底橋底)暢飲阿華田,親子組隊則可免費領取天燈,六百盞阿華田親子天燈發完為止,藝人邰智源父子,將在現場與民眾一起提前熱鬧慶元宵,並於下午3:30集體施放天燈,共同祈願健康度過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