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國在拉法葉艦採購案主合約佣金仲裁案勝訴之後,仍有後勤BOA協議的佣金案訴訟正在進行,據指出,此合約我國求償新台幣十二億元,每軍近期將再赴法國開庭,如果這筆款項也拿回來,我方在拉案累計可取回二百六十三億餘元。
海軍當年採購六艘拉法葉艦預算雖然編列九百億元,但實際支出只有七百六十餘億元,扣除佣金仲裁案賠款,平均每艘船價格不到八十五億元,相當於成功級艦平均每艘造價的一半。
拉法葉採購主合約佣金仲裁案,我方勝訴應獲得二百五十一億餘元的賠款,但與我軍備局有合約糾紛的新加坡戰略科技公司向法國法院聲請假扣押其中一億元獲准,軍備局隨後赴法爭訟,法院於去年十一月二日駁回星方請求,遭凍結的一億元已於上月匯回我國的國庫指定專戶。
海軍一九九六年與法國造艦局國際部(DCNI)簽署的後勤採購協議(BOA),被瑞士檢方查出也有佣金,我方在主合約仲裁勝訴後就接續提出BOA協議佣金仲裁案,去年四月在法國巴黎開過第一次庭。由於主合約已經全面獲勝,軍方分析BOA協議勝訴的機會相當濃厚。
另外,海軍自力造艦計畫全面展開,據指出,台船已在去年十二月與海軍簽約建造新型油彈補給艦,排水量超過二萬噸,有助於增強海軍遠航能力,建成後將是海軍第一大艦。未來海軍還要自力建造掃雷艦、迅海艦與兩棲艦艇以汰舊換新。
海軍遠航能力不足,導致無力前往印度洋護漁,造新船被認為是否與此有關,軍方人士表示,沒有直接關係,但新船成軍確實可讓海軍執行類似任務時,更為行有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