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農曆年雖好,但我得知二哥也罹患口腔癌,心裡有些陰影,幸好,及早發現,醫生處置得宜,手術後恢復良好。
之所以說「也」,是因我大哥幾年前就因罹患口腔癌往生,五兄弟有兩人罹此癌,難道是遺傳?非也,罪魁禍首可能是檳榔,會說「可能」,是因致癌因素複雜,不能貿然斷定,不過,有許多研究指出,嚼食檳榔有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除了兄長,有幾名鄰居也罹患口腔癌,更教我不得不相信檳榔是口腔癌的元凶。
檳榔害人不淺,而且,我在各地公園運動,常在潔淨步道上看見檳榔渣,既影響觀瞻也有礙衛生,為何不能比照香菸也納健康捐?香菸健康捐以價制量,加上公家與民間單位宣導菸害,使抽菸的人減少許多,顯然健康捐發揮了抑制、嚇阻作用。
況且,健康捐還可移作針對性醫療保健之用,報載衛生署下月起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民眾至戒菸門診戒菸,將享有每年最多十六周藥費全額補助,戒菸藥費將以香菸健康捐年度剩餘款全額補助,預估因戒菸成功而減少醫療支出、生命損失,為社會創造一百九十億元的長期效益。
香菸健康捐有此效益,就應徵檳榔健康捐,不但可維護國民健康、節約醫療資源,也可維持環境清潔衛生,政府實應考慮課徵檳榔健康捐。
張博智(高雄市/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