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違反法規 北市府十多年不處理 如今居民抗議 直接要求歇業 斷商家生計 作法值得商榷
媒體報導,台北市政府發函有「異國美食街」之稱的師大商圈浦城街餐廳,以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理」(八公尺以下巷弄不得開設餐廳)為由,要求在限期內歇業。
師大商圈「異國美食街」不但是外籍學生、人士的最愛,桃園機場的觀光客導覽手冊,也列為必遊景點之一,但周遭居民認為,近年來師大商圈過度擴張,已經超過他們可承受的地步,要求還他們寧靜的環境,店家不應以「過去可以,現在為什麼不行」要求繼續營業。

筆者不反對北市府整頓師大商圈,不過,從處理的手法來看,明顯是便宜行事。首先,既然有規定,在商家要開業時就該勸導、取締,為何十幾年後才處理?如果以八公尺以下巷道不准開餐廳為標準,大台北地區至少有永康街、忠孝東路四段兩側巷弄、公館商圈汀州街等,也有許多違規的店面,為何不一視同仁?
其次,師大商圈的居民說,店家不能以過去「過去可以,現在為什麼不行」要求繼續營業,然而,台灣曾有就地合法化的眾多違章建築,例如民國八十三年以前興建的頂樓加蓋,就是以一紙行政命令就地合法化了。
所以,筆者會認為北市府是便宜行事,是北市府直接祭出法規執行,但十多年來默許師大商圈不斷擴張的是北市府,甚至以此吸引觀光客,如今卻因居民抗議就處理,不是有吵就有糖吃嗎?
筆者支持整頓,但不是便宜行事的全部或都不整頓,北市府應找商家和居民開協調會,並制定新的遊戲規則,如強化油煙、垃圾等管控,限制不准某些高油煙或高汙染的餐廳進駐等,尋求市府、居民、店家和消費者四者皆贏的作法,而不是便宜行事地直接以行政命令,要求業者歇業。
如果實在協商不成,北市府也可輔導已闖出名號的店家另起爐灶,只有要求歇業,斷了商家生計,實在算不上好父母官,畢竟這些商家也對台北市的觀光旅遊有貢獻。
陳平遠(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