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確定接任教育部長,能否擔起十二年國教大任,是蔣偉寧最大的挑戰。其實,蔣偉寧對於十二年國教並不陌生,有某種程度的實務經驗,他在中大校長任內,積極推動和中壢高中合作,讓大學資源浥注中學。對於未來十二年國教等重大教育政策,蔣偉寧說:「我至少要花一周時間做功課。」
蔣偉寧二○○九年以五十一歲年紀真除為中大校長,是中大歷屆校長中數一數二的「年輕」。蔣偉寧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土木博士,一九八八年起在中央大學土木系任教,是國內知名橋梁專家。
蔣偉寧兩個孩子一個讀高三,一個讀小四,他除了是中小學生的「家長」,兩年多前,已默默推動與鄰近的中壢高中合作「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中」案,中大去年底校務會議已通過,壢中可望於七日召開校務會議通過兩校合作案,但仍需報教育部核准後才改掛招牌。這項合作案將在他擔任教長後批核。
在推動兩校合作時,蔣偉寧曾說:「台灣的中等教育偏重升學主義,為了改善人才與資源偏向於明星學校的畸形發展,大學應該將資源浥注鄰近高中,形成正面的提升作用。」
與蔣偉寧經常互動的中壢高中校長胡劍鋒表示,蔣校長為人坦率、真誠、主動而積極;難能可貴的是,蔣校長的視野與格局,他再三強調是要為國家培養人才,而不是為中央大學找優秀學生。
中大副校長劉振榮表示,蔣偉寧是行動派,思維清晰,個性很急,行動也很快速,「跟他走路,永遠在小跑步。」很多事情注重效率,要很快速把事情完成,「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勇於任事,很多事情他可以攬到自己身上執行。」蔣偉寧曾接任研發長,「當時研發處只有兩、三人,他擴展到二十、三十人」,他不排斥新興業務,接下案子便努力開創。
劉振榮說,蔣偉寧EQ高,「我們幾乎從沒看過他發脾氣」,且在乎學生意見,「我側面發現,學生跟他反映,比老師跟他反映更受到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