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蝶在蝴蝶中算是體型較大型,外觀也比較搶眼的。全世界約有六百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域。台灣已知超過四十種,如寬尾鳳蝶、黃裳鳳蝶、大紅紋鳳蝶、麝香鳳蝶等,都是大型、美觀的種類。在此介紹的台灣鳳蝶除了大型、美觀之外,還具有極特殊的雌雄型。
台灣鳳蝶又名渡邊鳳蝶,是台灣特有蝶種之一。雄蝶翅膀背面幾乎全部是黑色,雌蝶的則略為淡色,前翅基部有一個小紅紋,後翅中央有二個白色大紋,翅緣具四個紅色環狀紋。雌、雄蝶翅膀外觀完全不同,有時會出現左翅為雄性,右翅為雌蝶般的雌雄型,又叫陰陽蝶,這種畸型的蝴蝶當然甚為罕見,據說十萬至二十萬隻中才有一隻。至今台灣只有六隻台灣鳳蝶雌雄型的採集紀錄,是標本蒐集家熱愛的標本,當然價值不凡。既然價格昂貴,因此就出現一些偽造陰陽蝶而出售的缺德標本商。
數年前,我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參觀,看到台灣鳳蝶的偽造和真正陰陽蝶標本,的確,不看說明無法辨別真假。東京多摩動物園的蝴蝶館曾飼養出大鳳蝶(長崎鳳蝶)的陰陽蝶,牠的飛翔方式接近雌蝶,以慢速度滑翔為主,會尋找一些花朵而吸蜜,看到雄蝶還表現出求偶的姿勢,但不會進行到交尾的階段。一些雄蝶曾追著牠飛了數公尺,後來可能發覺情形不對而停止再追。在牠死亡後,解剖結果知道牠正中線右側為雄性,精巢發達,左側屬於雌性,卵巢發育不良。
關於陰陽昆蟲產生的機制,已在本書家蠶的研究中解明。當家蠶受精時,一個卵細胞中雖然進入一至十多個精子,但卵中有排除非受精精子發育的機制,當這種機制發生變化,雌性與雄性精子與一個卵細胞同時受精,並容許兩個精子同時發育時,就會出現陰陽蠶。以X射線處理家蠶時,會提高陰陽蠶的出現率。
利用現今的基因轉移技術,或許更容易得到陰陽昆蟲,只是這樣一來,陰陽蝶將不再是稀罕標本,牠的身價也會因此暴跌。
選自天下文化
《台灣昆蟲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