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地方就業 體驗有感復甦

錢華仁 |2012.01.30
646觀看次
字級

內閣改組已確定由財經專長的陳出任行政院長,顯見拚經濟是馬政府未來四年的首要考量。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九天,而且其中兩天全台放晴,各大風景遊樂區都擠滿出遊民眾,連離島小琉球都擠爆了,大台北都會區則罕見的有許多連鎖店也休年假,人潮在台灣全島大遷徙,替花東與中南部帶來了可觀商機。

身為嘉義人但在台北工作生活的筆者,也回南部過年,並外出小旅行,一路玩下來,發現南台灣有許多老字號的知名美食或商家,仍保持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經營模式,雖說能確保品質,但無形中卻減少了促進就業的機會。

於是筆者想,一般而言,推動電子業等製造出口業的經濟產值,北部民眾較有感,特別是大台北都會區,但中南部民眾卻感受不到,故而政府要拚經濟須由擴大內需著手,提振民間消費力與就業力,如何刺激中南部的就業率與經濟成長,是否能讓庶民對經濟成長有感的關鍵,否則縱然數據再漂亮,也很難讓庶民有感。

建議應整合經濟相關部會,成立任務編組,專門遊說、鼓勵、推動全台特色商家擴大經營(如展店、網購、外銷等),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特別是能結合觀光的餐飲產業,除活絡地方城市經濟,也能替中南東部等地方創造就業機會,讓百姓對經濟成長有感。

盼望新的一年,政府在經濟發展能更重視相對落後與不足的地方鄉鎮,讓更多百姓體驗有感復甦。

錢華仁(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