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有很多種,包括:發自內心快樂的笑、看見別人墮入圈套的笑、諷刺或蔑視的笑,及被環境力量壓倒後絕望的笑……等等。
至於「莞ㄨㄢˇ」,就只是微微的一笑,常見的用法例如:「看他滑稽的樣子,不禁令人『莞爾』。」不可誤寫成「浣」或「菀」。
其實《論語》時代就已有「莞爾」這個語詞,〈陽貨篇〉說:「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是說子游在魯國武城當官時,把孔子以禮樂教化百姓的主張付諸實行,因此城內常可聽到悠揚的樂聲。
後來孔子來到武城看到子游教化的成果,心中十分欣慰,於是半開玩笑的說:「殺雞何必動用牛刀呢?」
《楚辭‧漁父》也有這樣的例子:「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漁父這微笑的樣子,大概是對屈原無可救藥的忠臣心境感佩又無奈吧,這和孔子對子游滿意的一笑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