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今年春節民眾不必出國,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也同樣享有「國際級」走春氛圍。佛館為迎接吉祥龍年的到來,新年期間除盛大舉行「第三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外,並開放本館觀音殿、金佛殿、玉佛殿等殿堂參拜巡禮、祈福,展廳亦有佛教首部4D動畫電影及各項藝術展覽,認識佛教文創之際,也將佛陀的慈悲、智慧帶回家。
祈福、藝文展 佛館討吉祥
「春節揪團到佛館走春去!」佛館自今年初落成吸引逾百萬人次參觀後,頓時成為民眾農曆年走春詢問度最高景點之一。統籌佛館整體美感工程的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館結合信仰、文教、藝術與觀光休閒,構築成一套實體的「佛教百科全書」,配合新春期間更應景推出多項祈福、修行與藝文展演。
佛館之所以成為佛教建築的瑰寶,除恢弘的建築格局外,館內奉納世間罕見的佛陀真身舍利,安奉在玉佛殿的吉祥臥佛像上方,供信徒瞻仰禮拜。
佛館殿堂總殿主依潤法師表示,玉佛殿是整個佛館的信仰與精神中心,大年初一至初七上午十時將舉行「禮懺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法會」,下午一時三十分則有抄
《心經》祈福活動,將抄經功德回向闔家平安、世界和平。
大佛解迷津 觀音送好運
民間廟宇在新春總會抽「國籤」,預測新年的國家運勢,許多民眾也會上寺廟求籤以指引人生方向,佛館隨順眾生需要,在金佛殿設立「大佛法語」,列出六十條古德開示,為人說明好因好事的因緣及惡行惡業的結果,為遊客指引迷津;大年初一至初七下午一時則舉行「祈福法會」,帶領民眾禮拜本師釋迦牟尼佛。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供奉一尊高三點八八公尺的「千手千眼觀音」,由琉璃藝術家楊惠姍打造,民眾可到此點光明燈、供花禮拜觀音,而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妙慧童女則會主動拿著楊枝淨水瓶,自動為遊客手中的觀音杯注入大悲水,在一年開始帶來善緣好運。
佛館擁有「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宏偉格局,融合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兼具文化、教育、慧解、修持等功能,新春期間延長開放至晚上八時,民眾可攜家帶眷徒步前往八塔中的「四給塔」佛光文化書局,徜徉於浩瀚的佛法大海中;至國內首創的佛化婚禮塔「五和塔」,全家人可一同入塔拍攝家庭照;到「六度塔」則可欣賞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書寫讚歎佛陀的智慧法語,而戶外的菩提廣場還可觀賞十八羅漢與八宗祖師石雕之美,讓參觀者獲得滿滿的希望與感動。
初三到初五 珍寶入地宮
佛館另一大亮點建築,是運用「時光膠囊」原理規畫的四十八座地宮,收藏具當代性與紀念性的文物,將來每百年開啟一座地宮,完整開啟需四千八百年,堪稱「耗時最長」的文物展,目的是讓後代子孫得以了解二十、二十一世紀發展的歷史軌跡。
今年的「地宮珍寶入宮法會」是第三次舉行,春節初三至初五下午二時三十分開始,每天將有數百名信徒手捧兩百件各式珍寶入地宮,包括仿麥積山石窟小沙彌象牙玉雕塑,臉上喜悅與羞澀的神情刻畫維妙維肖,十分逗人喜愛;仿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的龍形象玉器,玉龍首尾相連,體有背鬃和陽的鱗片細線紋,精緻非常;另有台灣大同電鍋九十周年紀念品、五十年前的復古相機等時代性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