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年味】 竹籬笆裡的年菜

夏慧明 |2012.01.20
766觀看次
字級

快要過農曆年了,像我這種眷村子弟最難忘的景象,就是家家戶戶吊滿一竹竿的臘肉、香腸……還要忙著做年糕、準備年菜。

做年糕、磨米漿是我與姐姐的工作,先到市場去排隊,借店家的石磨子磨米漿,一個舀米,一個舀水,姐妹倆邊磨邊鬥嘴。把研磨好的糯米漿放在麵粉袋裡抬回家,用洗衣板壓著,上面放塊大石頭壓乾,再搓成粉末狀,在蒸籠裡鋪上玻璃紙,倒入糯米粉、糖(或者加入紅豆)蒸三個小時,蒸時在蒸籠裡放幾個竹筒,還要抹上香蕉油,增加香氣。

做蛋餃時,媽媽都是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拿裝著蛋液的大湯勺,就著小炭爐的爐火煎成蛋皮,另一手把調好的餡放入湯勺內,再慢慢捲成一個個黃澄澄像元寶似的蛋餃。

在眷村的特殊文化裡,除夕夜的圍爐年菜特別豐富,也是我們小朋友最期盼、最奢侈的時光,因為只有在過年時才會有好的菜色出現。年節時不可少的「如意菜」(素什錦),是一道非常費工的菜,乾鍋焙乾黃豆芽,再把紅蘿蔔、冬菇、冬筍、金針、木耳、豆乾、豆包、芹菜、酸菜,全切成絲,炒上一大鍋,分送給親朋好友,吃了代表事事如意。

年菜除了有雞鴨魚肉之外,一定會有火鍋,而且是長筒、裡面燒炭的那種火鍋,現在要在一些賣酸菜白肉鍋的店裡才看得到這樣的鍋;鍋裡有蛋餃、小肉丸、山東白菜、凍豆腐、粉絲……等。各家廚房飄出來的濃郁菜香,蒸饅頭的麵香、蒸年糕的糯米香,充滿整個村子,過年的氣氛濃得化不開。

眷村味的年菜,都是媽媽們串門子串出來的。如今,那種美食的香氣,那個一起為過年而快樂勞動的畫面,還不時在夢裡出現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