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龍年到,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長簡文仁設計的「龍年如意操」,包括飛龍上天、潛龍入海、長龍左延、烏龍又來、舞龍前進、遊龍四海等招式,可訓練軀幹及肌肉群,強化身體靈活度與平衡力。
簡文仁表示,「龍年如意操」的每個動作若精準到位,完成六招約需十分鐘,可消耗約六十大卡熱量。但他提醒,進行如意操時應以緩慢、漸進為原則。
第一招─飛龍上天不可見
動作:雙手合掌象徵龍頭,左右蜿蜒慢慢向上,身體從蹲姿逐漸站起,墊起腳跟,身形隨之左右扭動。
作用:身體從蹲姿到左右扭動站起,可訓練軀幹及下肢肌肉群;雙手合掌蜿蜒向上盤升,可伸展、活絡上肢肩肘腕關節。
第二招─潛龍入海不出頭
動作:雙手合掌象徵龍頭,左右蜿蜒向下降,身體從站姿逐漸埋頭下蹲,身形隨之左右扭動,直到蹲下。
作用:身體逐漸下蹲可訓練軀幹及下肢肌肉群;雙手合掌蜿蜒盤旋而下,可伸展上肢肩肘腕及下肢髖膝踝關節。
第三招─長龍左延不見尾
動作:右手立掌,並將掌心朝左,左手掌心朝上,微蹲馬步,身體轉動,雙手向左方延展伸出,頭同時轉向左後方,看到極限。
作用:身體脊椎及下肢扭轉,配合吐氣,讓不常動到的脊柱旁核心肌群,伸展收縮,強化韌性。
第四招─烏龍又來不可信
動作:微蹲馬步,雙手托掌如托球在胸前,向前並向右繞手腕滾圓圈,配合身體前後晃動,右腳尖逐漸朝右,身體也朝右轉。
作用:托掌繞腕可活化雙掌,微蹲馬步前後晃動,可強化大腿肌力。
第五招─舞龍前進不後退
動作:雙手互握舉高,雙腳微蹲馬步,雙拳左右上下畫出8字型,身體配合扭動,腳部畫弧向外,慢慢前進,猶如舞龍。
作用:雙手互握,「8」字畫弧,讓上半身及肩膀扭動;下肢畫弧前進,是強化大肌肉群的綜合性運動,還能訓練平衡能力。
第六招─遊龍四海不知歸
動作:雙腳站穩,雙手往兩旁打開,逆時鐘轉動身體,雙手上下漂浮,慢慢轉五圈後站穩;之後順時鐘旋轉,雙腳可在原地轉,也可四處轉動。
作用:身體自旋與逆旋,訓練內耳與前庭功能,增加平衡感,但速度與時間不要操之過急,以免暈眩跌倒,甚至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