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一團黃泥,順手一搓,推拿提捏之間,一隻栩栩如生的小老虎,誕生在民間藝人王學鋒的手中。王學鋒是大陸河南省浚縣泥咕咕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八歲起就跟隨父親學習製作泥咕咕。
「泥咕咕」是浚縣老百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因為這種泥玩具吹起來「咕咕」作響,人們就稱它為「泥咕咕」。相傳,泥咕咕起源於隋末,當時起義的瓦崗軍將士在浚縣一帶屯兵休養時,喜歡團泥嬉戲,捏製泥玩具的手藝便流傳下來。浚縣泥咕咕發展至今,已有三大類五十多個品種。
浚縣泥咕咕二○○六年被中國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非遺傳承人王學鋒將創作分成兩部分,一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精益求精,供人收藏、鑑賞;另一方面緊盯市場,大眾喜歡什麼就做什麼。
這種生存之道使得王學鋒的泥咕咕,由玩具到商品再到藝術品,甩掉了多年來只供兒童玩耍、不登大雅之堂的印象。現在王學鋒的泥咕咕已走出國門,遠銷海外,成為浚縣的一張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