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平面媒體分析成大今年研究所報考人數,及預估錄取率,發現比台大還難考,報導內容似乎暗指成大比台大優秀。
成大與台大爭第一已不是一天兩天了,良性的學術競爭,甚至學校經營的競爭,值得肯定,而每年公布的企業主愛用畢業生評鑑,台大和成大各有優點,在不同的項目分居前兩名,足見都是好學校,民間素有北台大南成大說法。
因此,成大報考人數多、比台大難考,不能說學生更嚮往成大,或成大較好,因為,近幾年研究所愈設愈多,考試時間撞期多,使學生只能選一所學校參加考試,而台大已好幾年與清大、交大等校撞期,分走了部分考生,才讓台大某些研究所報考人數下滑。
就算成大和台大同一天考試,也不能說誰比較好,學生報考研究所,人人都想考上自己想念的學校,但有時會務實根據準備程度、入學後費用,及想跟的指導老師、研究主題等評估,因而以報考人數評比學校好壞,實在沒意義。
我認為,倒是碩士報考人數多才是嚴重問題,雖然坊間已抱怨碩博士滿街跑,企業主也表明有碩博士學歷,對謀職不一定加分,而且讀碩博士得花很多錢和時間,但還是有很多大學畢業生想考碩士,背後複雜的害怕沒有競爭力、逃避不想出社會等矛盾心情,恐怕才是應思考與面對的問題。
特別是未來幾年,國際經濟情勢受歐債與美債影響,加上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趨於疲軟,景氣必會趨緩甚至衰退,將嚴重衝擊高度仰賴製造業出口的台灣,這是否會讓更多大學生畢業生逃避就業,念碩博士不願出社會,或只想捧鐵飯碗,使青年勞動力與企圖心嚴重不足,這才是看待驚人的名校碩士報考人數該擔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