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貴版昨天「雖然有課可代,還是流浪教師」投書,內文所言「代表國家財政無力支付一萬五千個正式職缺,只好以便宜許多的代課老師填補」,筆者深感無奈與感嘆。
據我所知,位於邊陲的某國中有好幾個班級,上下學期的國文、歷史、公民、音樂、體育老師(甚至連班導)都異動,孩子們好不容易才適應科任老師的教學,放個寒(暑)假,又要適應新老師的教學;甚至,開學了某些科目還找不到科班出身的老師代課,三節課來三位不同的老師「帶過」該堂課。
因而,學生們很納悶「為什麼我們常換老師」?原來校方在教育當局基於經費考量下,已「遇缺不補」的採用代課老師任教,但代課老師若能考上市區學校,就到市區學校代課。
此外,某個科目全由單一老師「擔綱統包」,讓老師疲奔於課堂,而且每個班級每周只能排該科目一堂課,教課都是趕、趕、趕,但仍教不完,怎麼辦?「某些部分自己看著辦,『重點部分』課堂上就畫重點,再略略帶過」,然後學期就結束了,學生又很納悶「那ㄟ按捏」?
偏遠學校的學生,才是代課制度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