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勞保與勞退基金去年一至十一月,總計帳面虧損約六百三十三億元,若加計金融海嘯虧損的五百多億元,總計虧損超過一千一百多億元,創史上最高紀錄。
基金在金融環境惡劣時虧損,算是「常態」,政府也說會有適當的機制預防,此外,等景氣恢復後,基金通常獲利會增加,虧損與獲利或許還可打平。
所以,勞保與勞退基金的關鍵問題,其實不在景氣衰退的帳面虧損,而是如果正好碰上退休潮,勞工大舉申請給付、年金,造成基金規模縮小,才是大問題。
以美國為例,去年歐債危機爆發後,公務員退休金基金出現龐大贖回潮,就連投資台灣的外資也受影響,不斷拋售台股變現應付。
此外,勞退與勞保基金的風險,還有少子化與非典型就業使加入勞保者減少(收益減少),高齡化卻領得多,若會計帳又虧損時,將會爆出大問題,日前主計處也承認,台灣的四大基金未來都將因少子化與高齡化,而出現破產危機。
政府除了以稅收彌補虧損,立法要求代操單位最低報酬率與訂定績效目標外,也要設法開源與節流,別讓繳了三四十年保費的勞工,將來領不到給付、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