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產油國,汽油價格卻「貴森森」,連帶導致物價高漲,工會九日發動全國大罷工抗議,商店、學校、銀行和加油站都關閉,導致全國陷於停擺狀態。目前至少已有六人在相關衝突中喪生。
奈及利亞總統喬納森(Goodluck Jonathan)的政府元旦宣布廢除燃料補貼,使汽油售價從每公升四十五美分(約台幣十四元)暴漲到每公升九十四美分(約台幣二十八點四元),糧食和交通費用也水漲船高。
奈及利亞人口多達一點六億,大部分民眾每天生活費不到兩美元(約台幣六十元)。而奈國電力還不普及,許多民眾依賴發電機過日子,難以承受高油價。民眾認為,政府取消補貼,根本未考量到對民生的影響。
燃料補貼取消後,民眾就開始走上街頭示威,展開所謂的「占領奈及利亞」抗爭行動,抗議活動逐步蔓延各地。九日的全國大罷工整體而言尚稱平和,但商業大城拉哥斯和北部城市卡諾等地發生警方開槍打死抗議者流血事件,一群青少年幫派分子見到這種混亂情勢,趁機在昨天稍早,於拉哥斯設置路障,焚燒輪胎,向來往的車輛索取過路費。卡諾已宣布宵禁,是否強制驅離抗議群眾尚不明朗;湛法拉省會古紹也因出現宗教衝突而實施宵禁。
奈及利亞工會揚言無限期罷工,各界普遍預測,奈國未來幾天將動盪不安,當局也會大舉逮捕示威者,而民眾則會繼續要求恢復補貼政策。政府到目前為止拒絕讓步,但已經緊急調度一千六百輛大客車到主要城市疏運旅客。
官方表示,石油生產未受罷工影響。但石油工會已揚言加入罷工行列。
奈及利亞平均每天生產約兩百四十萬桶原油,全國汽油需求量卻有將近百分之七十從國外進口,有的甚至遠自英國和委內瑞拉進口。原因是多年來官員貪腐嚴重,導致國內煉油廠無法正常運作。
奈國政府表示,二○一一年的汽油補貼費用超過八十億美元(約台幣兩千四百一十六億元),取消補貼省下的經費將可用於公共建設,然而民眾顯然不相信官員會停止A錢。
全國工會領袖同聲發起這次大罷工和抗議活動,目標是以造成全國癱瘓來對當局施壓。另有一些人則要求彈劾總統喬納森。
奈及利亞總統強納森原先是位舉止溫和的動物學教授,在若干陰錯陽差後於二○一○年當上總統。當前的全國大罷工與宗教暴力事件,是他迄今面臨的最大挑戰。
強納森幾乎隨身戴著自己的招牌軟呢帽,這是尼日河三角洲土著的註冊商標。他在二○一一年四月的總統大選中輕易擊敗主要挑戰者、前軍事領袖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但這場選舉卻暴露奈國嚴重的分裂,選後暴動造成約八百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