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昨天核可三十家醫院可直接以「健檢醫美」名義,向移民署代申請大陸人民來台接受健檢、醫美整形等醫療服務。
醫事處長石崇良指出,以往大陸民眾來台就醫,以活體肝臟移植、癌症治療、骨髓移植等為主,不包括醫美、健檢等項目。想到台灣健檢、整形,大陸人士必須以觀光名義「跟團」,不但行程受限,旅行社代辦過程增加許多費用及不便。
衛生署與移民署多次討論後,決定開放醫美、健檢。即日起,大陸人士不用透過旅行社跟團,只要向這三十家醫院表達意願,院方就可代為申請來台手續,一次可停留十五天;未來還將開放第二波,擴及至整形診所、醫美診所及健檢中心。
三十家醫院包括台大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國泰醫院、新光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台安醫院、振興醫院、中山醫院等。其中,新光醫院已拔得頭籌,向移民署申請大陸團二十六人來台健檢。
為了全力衝刺國際醫療市場,衛生署將逐步修改外籍人士來台就醫限制,現階段除了傳染病級與精神疾病,其餘疾病都歡迎外國人是來台就醫。
活體肝臟移植 台灣技術受肯定
【本報台北訊】走進高雄長庚肝臟移植中心病房,就像小小聯合國,除了國台語,耳邊不時傳來英文、日語、菲律賓、印尼話、潮州話等不同語言,病患膚色也不盡相同,唯一共通點是對台灣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的讚嘆。
來自廈門的八歲小男孩王蔚榕,從小罹患先天性肝纖維化、多囊腎,不斷進出醫院。在大陸擔任公職的王爸爸說,自己薪水不高,兒子出生沒多久就發病,迄今至少花了幾百萬台幣。
來台灣之前,曾至大陸幾家醫院看診評估,換肝費用至少得花上六十多萬人民幣(逾三百萬台幣),但器官移植技術讓他不放心。去年八月,王蔚榕至廈門長庚就醫,醫師轉介他到高雄長庚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在父母陪同下,他坐著輪椅經由小三通,從廈門先到金門再飛到高雄。
高雄長庚院長陳肇隆指出,第一次看到王小弟直覺症狀嚴重。八歲小男生異常瘦小,卻挺著一個大肚子,體重二十二公斤,腹水就多達六公斤。由於病情危急,必須緊急換肝。
原本王媽媽想捐肝給兒子,但進了開刀房發現她肝臟功能不好,臨時改由爸爸捐肝救兒,一家三人都住進病房。經過三、四個小時換肝手術後,王蔚榕順利移植爸爸身上一小塊肝臟,原本就是爸爸細心呵護的心肝寶貝,現在是名副其實「爸爸的小心肝」。
陳肇隆表示,台灣在國際醫療具有相當優勢,政府應該更積極輔導醫院,仿照新加坡模式,針對國內醫界強項至國外宣傳。否則光靠醫院單打獨鬥、國外病患自行在網路上搜尋,很難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