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Q&A】 經血為何發黑?

趙叔碧 |2012.01.09
13012觀看次
字級


Q:我三十七歲是個白領階級,每次月經都很正常,前天有點感冒去刮痧,結果月經提前七天,顏色黑,量不多,有很小的顆粒狀,但沒結塊也不粘稠,肚子也不疼。不知哪裡出了問題?需要檢查嗎?

A: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剝落伴隨出血,女性平均每月一次。第一次月經來潮稱初潮(初經)。經血呈鹼性、色暗紅、無臭味,黏稠而不凝固,經血除血液成分外,還含有子宮內膜剝落的碎片、子宮頸的黏液等。

經血顏色正常是暗紅色,血中混有子宮內膜剝落的小碎片、子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屬不正常。如果經血完全是凝成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其它部位出血,應就醫找出問題所在。

經血發黑的原因有:

一、內分泌功能失調,比如甲狀腺、糖尿病、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都會造成經血發黑。

二、器官病變或是藥物等因素造成,包括婦科腫瘤、生殖器官局部炎症以及營養不良、發育異常等。

三、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是最常見原因之一,會導致卵巢功能出現缺陷,或是不穩定現象造成經血發黑。

四、環境、情緒壓抑、飲食刺激性食物以及營養不良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經血出現發黑現象。

五、中醫認為經血發黑主要是由於氣滯血瘀,導致經血在子宮內瘀積過久,引起經血發黑。

一般有三種原因:

氣滯血瘀:月經無定期,經量或多或少,顏色紫紅,有血塊,經行不順暢。伴有小腹疼痛悶脹,或有胸悶、乳房腫脹、胃悶不舒服,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博弦或澀。此時投藥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氣血兩虛:月經周期提前、延後,經血量增多、減少,經期延長,色淡,質稀。小腹會疼痛,還伴隨頭暈眼花,神情倦怠疲勞四肢無力,面色蒼白萎黃,吃得少大便稀軟。舌質淡紅,脈博細弱。此時投藥宜氣血同時雙補。

腎虛:月經周期無定時、量少、色淡紅或黯紅、質薄。腰膝痠軟無力,足跟會痛,頭暈且耳鳴,小腹冷痛或夜尿多。舌質淡,脈博沉弱或沉遲。此時投藥宜補腎調經並記得在睡前以溫熱水泡腳,天天按摩三陰焦、複溜、太溪等穴。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暨國民健康局運動健康促進指導老師、中醫博士 趙叔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