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一項問卷結果,顯示民眾對正確用藥認知仍有待加強。若未來開放超商販售藥物,民眾自我照護能力及用藥安全知識須再強化,才能保障自我用藥安全。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表示,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三成多民眾不清楚可持醫療院所開立的處方箋至鄰近社區藥局領藥;常領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六十一歲以上的銀髮族群中,有近四成的受訪者不清楚這項便利的領藥方式。
調查結果也發現,仍有四分之一受訪者,不太了解領用或購買藥品前,可向藥師詢問藥物相關須知,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這也顯示民眾可能暴露在「未正確使用藥品」造成傷害的潛在性風險。
對於含薄荷腦、樟腦及冬綠油成分的外用藥品,如熟知的綠油精、白花油等,更有過半數民眾不清楚二歲以下的幼童應小心使用。這次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民眾自我照護能力尚待加強,且對於兒童用藥正確觀念也普遍不足。
近年來因網路科技,民眾消費方式漸漸轉向虛擬通路,但依現行法規網路上不可販售藥物。調查結果發現,有近三成受訪者不清楚這項規定,說明宣導的成效性及普及性有加強空間。
食品藥物管理處表示,因應消費者需求,衛生署正研擬開放超商販售藥物的政策評估,未來如果政策通過,民眾購買藥物的通路選擇性雖增加,但相對民眾自我照護能力、用藥安全知識須再加強,才能保障自我用藥安全,避免因用藥不當產生無法預期的傷害。
這項「民眾自我醫藥照護能力」問卷調查,由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台北市藥師公會、台北醫學大學進行。對象一千零九十三人,調查時間自去年十二月一日到十五日,由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學生在捷運站內隨機抽樣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