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史

文建會 |2012.01.07
987觀看次
字級

西元一九七七年(民國六十六年)

●國稅局實施高酬影星定片酬抽稅。

●八月,鄉土文學論戰開始。

●新格唱片舉辦第一屆金韻獎。

●許冠文來台拍攝《賣身契》,企圖捕捉台灣市場特色。

●張美君拍3D立體電影:《千刀萬里追》與《十三女尼》。

●公營電影公司也受武打片影響,中影拍攝《水玲瓏》,中製與邵氏(張徹)合拍《海軍突擊隊》(由姜大衛、傅聲、狄龍、戚冠軍、郭追等一般武打明星主演)。

●李翰祥與金漢競拍《金玉良緣紅樓夢》與《新紅樓夢》。

●台灣文藝製片仍處於林青霞旋風,並發展「二秦二林」主角公式,及林青霞加上林鳳嬌,秦漢與秦祥林四人。美貌與財富成為戀愛的基本條件,文藝導演無一倖免。《我是一片雲》、《異鄉夢》、《奔向彩虹》、《愛情大進擊》均挾以甄妮、鳳飛飛或鄧麗君的主題曲,做為推銷廣告。

●香港崛起的有洪金寶《三德和尚與樁米六》、劉家良《洪熙官》均進入台灣市場。蕭芳芳、梁普智、陳欣健之新派電影《跳灰》亦首次看到。

●十月,電影圖書館成立。

●十一月,台灣舉行地方自治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並爆發「中壢事件」。

●十二月,新聞局公布「獎勵優良實驗影片辦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