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租住在中國上海金山區亭林鎮一間二十四平方公尺小屋裡的彭亞芳和丈夫,一住就是四十五年,只有逢年過節和家裡來客人時才捨得去菜場買肉,舊衣服捨不得扔,補補再穿。一個對自己如此「吝嗇」的人,卻在四十多年裡,捐血一百五十六次,捐血量相當於九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並用十多萬元人民幣積蓄,資助照顧二十多名獨居老人和寒門學子。有人覺得她「傻」,更多人被她的故事感動。
現年六十五歲彭亞芳曾有個兒子,二十四歲那年一場意外離開人世。她從悲痛中挺過來後,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溫暖身邊的人。
多年前,山東人董成寶為了給兩個孩子湊學費來上海乞討,彭亞芳了解實情後,毅然提出資助這兩個孩子上學。為了感激彭亞芳,董成寶把兒子和女兒名字中的「良」改成「芳」,要讓兩個孩子記住上海有個好心的「媽媽」。
對於身邊需要幫助的老年人,彭亞芳更是不遺餘力。鄰居蔡進法老夫婦膝下沒有子女,生活無依無靠,彭亞芳經常上門為老人買米買菜、洗衣服、做家務,默默服侍十七年,直到給兩位老人送終;敬老院的老人們洗衣服不方便,她自掏腰包給敬老院送去兩台洗衣機。
從十八歲到五十五歲,彭亞芳每年至少捐兩次血,即使五十歲了,她也每次堅持捐四百毫升,助人事蹟使她贏得上海好人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