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置身密閉建築物內,你是否會出現過敏、喉嚨感染、易感冒、嗜睡、疲勞等症狀,那麼這可能就是「病態建築症候群」!
研究顯示,除以物理性或化學性方法來減低該症候群發生,最天然方式就是在室內擺放植物。
據環保署委託台灣大學園藝學系執行的「利用室內植物減低密閉場所空氣污染物」調查研究,針對不同的住宅種類與活動場所的主要空氣汙染物,實地測量植物的淨化能力。結果顯示,將經篩選過的植物分別放置於會議室、新裝潢的住家,及辦公室中,可降低室內甲醛濃度。
若將植物放置在有吸菸行為的臥房中,落塵量可降低約56%,甲醛濃度可降低25%;廚房放置植物後,落塵量可下降69%;若於辦公室設立園圃,則可使甲醛濃度下降達至54%。
以二十種常見室內植物來測量其對甲醛的移除效果,則發現波士頓腎蕨和白鶴芋於第一個小時移除能力較高;而單位葉面積甲醛移除效率則以盆菊和中斑香龍血樹最高。
植物在不同室內光度環境中的淨化能夠試驗,七種天南星科植物若提高光強度,可明顯增加植物移除甲醛效率。因此儘管天南星科植物較為耐陰,但若放置光線良好的地方,則有利甲醛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