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趕街友維持市容、討好居民 解決不了問題 公部門應思考協助他們重回社會 或成為居民之友
近來台灣人常以日本漫畫《海賊王》的天龍人,形容某些政府官員和社會精英,自認高貴而不知民間疾苦,利用特權或制度欺負中下階層,沒想到台北市公園處在艋舺公園噴水驅趕遊民,有如天龍人。

而且,《海賊王》主角魯夫小時候住的王國,是以貧富貴賤區分人,有些人能住在乾淨區域,有些人只能臨垃圾處理場而居,後來天龍人要造訪該國,國王為了迎接,放火燒垃圾區,燒死不少居民。
兩者差別只是一個噴水、一個放火,但本質上都是想驅趕看不順眼的人。
萬華居民討厭遊民帶來髒亂,而公園處執行地面清潔作業時,雖是先勸離街友,並沒有直接噴水,但潛在目的還是要驅趕,可是驅趕到其他區域,就能解決遊民問題嗎?今天遊民群聚萬華區,恐和台北市政府為了辦花博,驅趕其他區域的街友,造成他們流竄與集中在特定區域有關。
台北市每年有讓其他縣市羡慕的經費,但安置街友似乎和增加社工人力等社福工作一樣,永遠缺錢,反而有民間雜誌業者以街友為販售通路(街友在上下班時間在各捷運出口,穿專有背心販售,一本一百元,賣一本賺五十元),給街友站起來的機會。
許多街友並非不想自力更生,而是行政系統的刁難,或個人生命的悲劇,造成無法工作,甚至連重新取得身分都困難,北市政府不思考如何幫助街友重回社會,卻只想驅趕維持市容、討好市民,對比之下,難怪有民眾以「天龍人」形容官員。
一些歐洲國家為了解決街友與流浪狗問題,有些城市發錢鼓勵街友養流浪狗,街友養狗夜晚睡覺也安全,還可有類似社區守望隊的功能,而歐美的城市研究發現,街友對都會區並非沒好處,他們夜晚睡在公園等角落,令宵小走避,有糾察功能。
街友絕大多數守法,令人害怕恐懼的是髒,即便沒有錢安置,也可由公家出錢在固定的地方,裝盥洗、理髮、如廁等設備,花不了多少錢,卻能讓街友不那麼令人害怕,使他們成為居民之友而非敵人,甚至幫助重回社會,是公部門應該做的事。
周星馳電影《蘇乞兒》的一段台詞,我想很適合送給台北市政府的大家長,皇上:「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麼安心?」蘇乞兒:「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
禮翁(新北市/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