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特別報導(12)表演篇-- 楚風湘韻 少數民族演繹風情

阮愛惠 |2011.12.22
871觀看次
字級

「楚風湘韻─兩岸民間樂舞專場演出」在中國藝術研究音樂研究院所長田青帶領下,將透過歌舞及傳統表演,展示湖南省苗、侗、瑤、土家等少數民族風情和湖湘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將近一百位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輪番上陣,呈現出一場震撼聽覺與視覺感官的樂舞表演。

節目包括苗族樣式多變且氣勢蓬勃的《四方鼓舞》、風靡全紐約的中國民樂曲土家族打溜子《錦雞出山》、看似神奇詭祕卻體現英勇精神的瑤族棕包腦舞、擁有「民歌中的絕唱」殊榮的《花瑤嗚哇山歌》等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除了湖南本色,本次演出更強調交流及融合的特質,邀請台灣排灣族的勇士舞及苗栗陳家客家八音聯演,對喜愛民俗文化的觀眾而言,實是豐富精采的樂舞饗宴,也具有高度的教育價值。

田青表示,千百年的中國歷史,有過許多天災人禍,很多文化受到衝擊;但這些草根文化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說只要人在,文化就在,光是湖南一個省,即呈現出豐富的文化面相。星雲大師籌建佛館因緣殊勝,因此參與落成系列活動演出,覺得能躬逢其盛,至感榮幸。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也很高興有這樣機緣,於是排定兩場在佛館演出,這可說是他們台灣巡演的高潮。(本系列專題刊登完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