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昨天在大學校長會議上發表專題演講,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是「C世代」,是數位原住民,從網路汲取知識與交談;而教育應該走顧客化導向,從學生本位出發,幫助學生學習,同時,教學也應結合新科技,達到「因材施教」。
一百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昨天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行第二天議程,會議以「創新立國、多元卓越」為主題。會中邀請林百里分享「二十一世紀的大學教育」。
林百里在演講中,不斷利用各種影片,呈現國外大學許多開放式課程,甚至教天文,也可以做互動。他強調,國外頂尖大學已經開始注入新的DNA,台灣也該跟進。
林百里指出,自己是以一個「使用者的意見」表達看法,現在的年輕人是「C世代」,也是數位原住民,每天從臉書、亞馬遜網站取得各種知識,他們不清楚什麼是報紙,甚至不看電視,總而言之,是個電腦人、社群人。
林百里舉例,有個朋友從美國回來,但他兒子卻好像一直在過美國時間,老爸只能從臉書知道兒子的動態,還不能發言。他還說,「朋友的兒子跟我兒子一樣,很愛看《康熙來了》、聽周杰倫的音樂,,但我覺得《五燈獎》比較好看,且我只聽費玉清。」
林百里表示,他不是批評年輕人,反而強調,有人說,新世代年輕人是「最笨的一代」,但他們其實是「最聰明的一代」,很容易吸收新資訊、新工具。他強調,大學應該改變,跳脫傳統教學方法,善用各種數位工具,才能激發新世代原住民的智慧,更因此帶動世界發展更快速。
隨著科技發達,林百里認為,教學應結合新科技達到「因材施教」;學校可試著用科技來教學,例如:用電腦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但如果需要解決問題或輔導,還是得靠教師;不過,至少在新科技的幫助下,過去做不到的「因材施教」,現在可以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