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對氣候的負效應

唯一 |2006.09.04
579觀看次
字級

 二氧化碳增多形成溫室效應
 由於工廠、交通運輸工具,以及家庭等大量燃燒瓦斯、石油等化工燃料,再加上濫伐森林,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逐年增加。

 二氧化碳能夠透過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表增加溫度;同時它又能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後使氣溫升高,再以逆輻射形式射向地面,如同溫室玻璃一樣,起保溫作用。
 溫室效應的產生,使全球的氣溫逐漸升高,兩極冰川部分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危及部分島嶼和大洲沿海低地的安全。

大城市產生熱島效應
 大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和眾多的工廠每天產生大量的熱,使氣溫升高;同時,工廠排出的大量煙塵微粒和二氧化碳,如同被子一樣阻止城市熱量的擴散,致使城市比郊區氣溫高,如同一個「熱島」矗立在農村較涼的「海岸」上。

 熱島效應的產生,不僅使人們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夏季高溫導致的火災多發,加劇光化學煙霧的危害。

塵增多形成陽傘效應
 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活動,導致大氣中的煙塵越來越多。懸浮在大氣中的煙塵,一方面將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出去,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使地面接受的太陽能減少;另一方面吸濕性的微塵又作為凝結核,促使周圍水氣在它上面凝結,導致低雲、多霧。這種現象類似遮陽傘,故稱「陽傘效應」。陽傘效應的產生使地面多陰、多霧,影響城市交通等。

海洋石油汙染形成的油膜效應
 人類每年有意或無意將許多石油傾注到海洋裡,一方面會粘射在海岸,破壞沿海環境;另一方面會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特別是大面積的油膜,會把海水與空氣隔開,抑制了膜下海水的蒸發,使「汙區」上空空氣乾燥,同時導致海洋潛熱轉移量減少,使海水溫度及「汙區」上空大氣差別變大,使海洋失去調節作用,導致「汙區」及周圍地區降水減少、天氣異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