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接心 自燈明法燈明

手藝人/奚淞 |2011.12.11
1471觀看次
字級

古來的佛法,始於清冽的涓涓細流,發展成各支壯闊的江河,經千百年流傳,廣布於亞洲各地。出於佛陀對「法」的開示,簡樸而深邃的理則,透過佛教學派的不斷思考及法門實驗,造成極為豐富的變貌……但只要是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為思考法則,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修行指標,不管表面法門有多大差異,畢竟還是來自佛陀所開示的同一源流。
佛陀是人類心靈的大醫王,以「緣起法」、「四聖諦」,為人分析出身心纏結的病理原則,並開示出治病的修行之道。後世更依此道途,出了許多傑出的佛學者,他們試圖適應眾生不同根器,應病予藥,廣開方便法門。說起來,儘管佛教門派表面有種種不同,只要不違背三法印、三無漏學,法門上的差別只是治病藥劑配方上的差異,而非病理原則的相左。
佛陀,等於佛法,等於修行;佛法簡單而微妙甚深,一般以為世界是外在的,外在的世界無窮大,向內看才能檢查自己的智慧;「七覺支」是心靈的運作檢視修正,〈三十七道品〉是三十七種用力的方式,它不是絕對的概念,是活潑無礙的流變。
宇宙的黑暗深度無窮,我們自己的燈光太微小薄弱,所以向佛陀學習,要與佛的智慧重疊、相印;有定,才有觀察的智慧,才能與佛心重疊;定慧止觀,一盞心燈是否有穩定的燈光清楚照亮自己的腳尖?專注在當下,這一步就足夠了。 
泰國巴蓬寺的阿姜·查比丘說:
「世俗的『八風』——得與失、譽與毀、稱與譏、樂與苦——那八風就好像從你頭上自行掉落的芒果,運用你的專注、定力和平靜去觀照、去釆集,知道哪些水果是好的、哪些水果是壞的,這就叫做智慧、內觀……」
如何修學得「戒、定、慧」三無漏學,正如世尊對阿難說:
「一切都得依靠你自己,一切都可以交給大自然微妙的法則;如此,自燈明、法燈明;你不久就會達到心解脫、慧解脫境地,不再輪迴於煩惱生滅中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