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舞蹈中旅行-- 是誰教會我 跳舞?

文與圖/周書毅 |2011.12.08
2074觀看次
字級

這次要下筆之前,我知道我給自己一個難題來思考了!我想寫寫關於教育這件事的淺談,一點省思與自我的對話,因為我們都離不開教育這件事,我們也就是這樣成長而經歷過來的。

是誰教會我跳舞?我想不如說是這環境如何教「跳舞」這件事?我們如何回溯台灣舞蹈的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呢?在這資訊爆炸時代下,又如何看見世界其他城市的文化藝術與教育脈動呢?只要身為教育者的人願意,不管你是哪一個世代,都可以拋開過去你認為不好的思維,為自己與環境之間展開一個新的局面,給下一代不同的觀點與視野。

上周末,我去看了一場演出,名為「全國高中職學校舞蹈觀摩聯演」,也是建國百年的活動之一,演出分為兩天,匯集了全台灣附有舞蹈科系或是舞蹈教育的高中職校,我看的那場是桃園以南的九所學校,在演出的過程當中,我心裡不斷思考著,眼前所見的與十二年前準備高中畢業那時我身處的教育環境有什麼差異與改變呢?我依然看見非常刻版的填充教育,似乎少了舞蹈真正該有的感覺與感受,看見台上的多數舞者竟然被訓練的如此沒有生命力,只有極少數的舞者能夠完全展現他的專注與熱愛。除此之外,這些特殊的藝術教育單位,又如何選擇擅長不同舞蹈專業領域的老師來教學呢?又或是特約的客席老師與編舞家?到底高中藝術教育的討論在哪裡?我想現在與未來的藝術文化進程,都應該回頭看見基層教育的問題,從兒童教育開始到社會環境的階段,這是多長的一段路!教育應該是在「質」而不在「量」啊!

舞蹈科目的分類一直在台灣都是混雜的,尤其是在看完全國高中匯演的演出後,看見的更是這些混雜的教育問題,如何在學有專精之餘,還能有什麼樣不同的啟發呢。我從小是在舞蹈社長大的,從刀槍劍棍的古典舞蹈學起,慢慢才開始接觸芭蕾、現代舞蹈與少數民族舞蹈,也因為坊間的舞蹈社必須同時兼顧娛樂與教育性,所學是非常豐富多元的;只是當我踏入高中與大學專業的舞蹈科系後,卻感覺不到差別,依然如此多元,除了舞蹈技巧的課程之外,並沒有針對創作與教育或舞蹈醫療上,有完整的分類與訓練,這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舞者與編舞家又或是教育者應該如何養成,一個舞者除了跳舞如何面對受傷的自己,一個編舞家與社會的溝通關係,一個舞蹈教育者如何面對不同階段的教育呢?當然很多事不是教就能「會」的,但一切都需要教育單位有計畫、有空間的去思考,如果連空間與計畫都沒有,那就別談什麼會不會也別說是啟發了,學生只能靠運氣與天賦吧!

舞蹈教育應該不能還停留在身體技巧的訓練,應該說是所有的藝術教育都是,不該停留在技法的訓練而已,這當中還有美學的理解與感受性,還有思維邏輯與創造力,這些在藝術教育中都是必須的過程!不是嗎?我記得在我高中時,有一門藝術鑑賞的課程,每次一進教室後,從那老師的穿著和說話語氣上,都好像把我們帶去那些畫與城市風景裡面了,只是課程結束後,燈一亮,所有的學生都左搖右搖的從夢境中醒來,我氣了也笑了,笑自己也掉進老師說話的夢裡頭去了!

那老師讓我感覺好像無法靠近,也不選擇與環境貼近,誰能聽聽那些充滿故事的藝術教育者說說話呢?誰能叫醒這些假裝沉睡的教育者呢?

這環境除了那些台灣之光與天賦異稟的人之外,還需要更實在、更勇敢的溝通與檢討,因為那些天賦與光,也是他們自我努力累積而來的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