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沙科吉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就修改歐盟條約達成協議,力求確保歐元區穩定,為歐債危機「滅火」,包括建立自動懲罰機制以約束各國遵守財政紀律。可惜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不領情,數小時後仍宣布把德、法等歐元區十五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列入「前景展望負面」觀察名單。
沙科吉和梅克爾趕在歐盟領袖七、八日舉行高峰會前達成協議,可望成為高峰會的基礎,提供解決歐債危機的藍圖。
這兩個歐洲主要經濟體立場一致,立刻刺激歐洲股市上揚、歐洲各國借貸成本下降,顯示投資人對歐洲解決問題的信心轉強。但是,樂觀情緒隨即被標準普爾打散。
被媒體稱為「梅科吉」的梅、沙二人發表聯合公報說,法德兩國注意到標準普爾將歐元區多個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兩國重申,將與歐元區其他成員國和歐盟機構團結一致,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確保歐元區穩定。
德、法強調,將向歐盟理事會提交的共同建議,將有助於加強歐元區經濟治理,恢復金融穩定,加強經濟競爭力和促進經濟成長。
德、法協議的重點包括:預算赤字占GDP超過百分之三的政府需自動受到制裁、把平衡預算的「黃金法則」寫入各國憲法,進一步紓困不要求私人投資者吸收成本;並保證不批評歐洲央行,以保持央行獨立。
但分析師立刻注意到,德法協議缺乏讓歐元區經濟體恢復成長的具體藍圖,以及讓重債國家降低融資成本的辦法。
倫敦「歐洲改革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提福特表示:「如果德法的協議僅止於此,對歐元的前途可說是惡耗。」
許多分析師呼籲歐洲央行干預債券市場,讓重債國家減少融資成本,或發行歐元債券以保住歐元。但梅沙二人對歐元債券問題並未鬆口,沙科吉重申,歐元公債並非解決債務危機的良策。
梅、沙均強調希望歐盟盡快推動修約程序,在明年三月之前完成修約。
但布魯塞爾「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憲法專家卡辛斯基指出,即使歐盟高峰會同意修改條約,各國國會通過的過程至少需要十八個月,不是市場所能夠等得及的。何況梅、沙協議發表後,各國領袖並無熱烈反應。
債券市場分析師也表示,市場目前對「梅科吉」仍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