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於明年八至十一月在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舉行,「台灣館」策展團隊將以「地理啟蒙」參展,以地理學家式的實驗方式,打造北回歸線的台灣建築故事,展現出台灣多元文化的空間形式。
策展人劉克峰表示,「地理啟蒙」是將整個台灣館分為「虛」、「實」兩個展區,參觀民眾要從虛的「雜木林—多元差異的能量」展區,走進實的「失憶的家」,在兩個不同主題的對話空間中,使空間感更為豐富。
負責「雜木林—多元差異的能量」的廖偉立指出,該展區將以模型、地景、多媒體,呈現台灣在急突三千多公尺的地域,擁有植物、林相、生態、地景、海景、山景等多樣景觀。整個展場是把台灣地理景觀縮小為三百分之一,高低起伏、走迷宮般的展場設計,穿插著真實的海拔高度,遊客將隨著所在地理位置不同,看到不同的台灣風貌。
全區以瓦楞紙為基礎的「失憶的家」,被包圍在「雜木林—多元差異的能量」之中,設計構想的林友寒表示,受到一般人比例的影響,使視線維持在一點五公尺的高度,用瓦楞紙所製作出一比一的浴室、臥室等住居空間,觀賞者可以遊走在熟悉的居家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