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走過一千八百零五個日子,累積八十萬名觀眾,造成三一九旋風,這是台灣近年最浩大、持久的文化運動,昨晚在新北市萬里舉辦最後一場演出,為全部工程畫下句點。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期待,三一九藝術工程的模式能夠不斷被複製,讓更多偏鄉孩子擁有更多精采回憶。展望未來,李永豐強調,休息一到兩年累積能量後,紙風車會再出發,或許形式不一樣,但相信會有更多人的支持與幫助。
為了讓台灣每一個小孩都能看戲,李永豐五年前發起「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決心要在全國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各辦一場演出,為全台偏鄉孩子完成藝術第一哩路的夢想。
這項工程從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宜蘭員山開跑至今,歷經近三十萬公里的旅程,許多文化資源匱乏的偏鄉,第一次有兒童劇上演,更為千千萬萬的孩子帶來歡笑和文化震撼。
在旅程走向終點的同時,李永豐強調,「三一九藝術工程的成功,應該被不斷複製!」因為從小生長在資源匱乏的鄉村,他更能體會藝文對小孩子的童年非常重要,且會讓生命變得更不一樣。
相對於近來「夢想家」引發的文化補助費用爭議,李永豐也說,紙風車證明了不靠政府補助,也能夠成就一項新文化運動;他也期盼可以激發出更多三一九的活動,讓更多偏鄉的小孩都可以有更多愉快的童年回憶。
回想五年前,當時紅衫軍運動崛起,發起三一九活動的李永豐不想靠政府補助,更不想跟藍綠有關係,他決定透過民間募款與企業贊助,實現這個新文化運動。
他坦言,一路走來很艱辛,也遭遇冷嘲熱諷,更曾有其他藝文團體質疑他占盡好處,擁有太多資源,但最後他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決定並沒有錯,更感謝無數台灣人對紙風車的支持,完成了一個最美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