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金鳳
前陣子,老公騎機車載兒子外出買早餐,途中車禍受傷,事過一周的一天晚上七時許,家中電鈴響起,是已退休的同事曹媽和她年過七旬的先生來探望老公和兒子,讓我們既驚訝又感動,兩位高齡的老人家,這麼晚了還騎乘機車遠道來訪,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閒聊中,曹媽說:「這段時間因為我女兒又生了第二胎,最近產假結束回去上班,她請求我去她婆家和她婆婆一起幫忙照顧兩個孩子,現在我每天從高雄市楠梓坐捷運轉公車到大樹的女兒婆家,和親家母一起當奶婆,女兒女婿下班,我再坐車回家,今天有事沒去大樹,才挪得出時間來看你們!也算了了一椿心事。」
我對婆婆媽媽同顧孫的話題很感興趣,尤其曹媽是六十多歲的眷村媽媽,她女兒的婆婆是五十多歲傳統的本地女性,她們之間如何溝通?還有對照顧小孩的想法是否雷同,在我心裡存有大問號,經曹媽解說後,我才豁然開朗。
曹媽說:「我講國語台調,親家母則是台灣國語,反正都是『愛孫阿嬤』一族,溝通不會有問題;年輕時我上班,女兒從小都是由我媽媽帶大的,我反而沒有帶孩子的經驗,現在親家母怎麼說,我就怎麼做,何況兩個孫子可愛又得人疼,所以兩老同顧孫,沒問題的啦!」曹媽笑著這樣說。
看到已逾耳順之年,仍熱忱有活力的曹媽,臉上掛著溫馨慈愛的笑容,我相信,她坐長途車是甜蜜零負擔的,和親家母同享帶孫子的快樂,應該是她退休後的人生裡,感到最有意義,最值得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