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十幾年,我正就讀小學。那時候不知道是民智未開,還是觀念老舊,整個澎湖的大環境不像現在這麼整齊清潔。圖/廖肇祥、包希勝
文/洪金鳳
民國六十幾年,我正就讀小學。那時候不知道是民智未開,還是觀念老舊,整個澎湖的大環境不像現在這麼整齊清潔。鄉間生活貧苦,用水用電都不易,要洗個澡,還得到井邊挑水回家,燒了水,才能如蜻蜓點水般地把身體稍微洗滌一番,因為挑水不易,所以冬天在澎湖不能天天洗澡洗頭,沒有乾淨的環境,蚊蟲當然會滋生,頭髮上長出頭蝨也不是新聞。
那時幾乎每個女生都有頭蝨。頭蝨有強大的傳染力及強韌的生命力,不管再怎麼抓都抓不勝抓。老師們為了對這個流行性蟲害做出管制措施,不但請同學互抓頭蝨,還不斷宣導頭髮清潔的重要。有些不堪頭蝨的困擾,父母直接在孩子頭上噴灑殺蟲劑,當左鄰右舍的孩子頭上包著頭巾時,就知道殺蟲劑正在他們頭上發揮效用。
男生除非理平頭或光頭,要不然也逃不過頭蝨肆虐,在他們短而細的髮裡做文章,咬得頭上東一塊西一塊的紅點。
對於頭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生於清朝的外曾祖母(簡稱阿祖)在我國中時,她已高齡九十,我經常在放學後或休假日跑去看她,除了和她聊天之外,最大的任務就是幫她抓頭蝨。
阿祖雖然耳不聰、目不明、齒牙已無,但頭腦卻清楚得很。我幫她抓頭蝨時,她就跟我「講古」,還跟我說她綁小腳的故事,生於那個時代的女性,都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事,毋須恐慌與在意,讓我對她們那一代女性隨遇而安的性情佩服不已。
一般人在冬天都難得洗澡,我聽說老人更是長年不洗澡,因為冬天凍死人的消息不斷,而且老人們覺得洗澡洗頭會把身上的保護油脂給洗掉,所以她(他)們寧願體臭,也不願意生命因為洗滌而失去安全的保護網。
久而久之,阿祖長而白的頭髮就成了頭蝨的溫床,牠們舒舒服服地住在那片溫暖的皮囊髮梢裡,若不是我仔細幫忙清理的話,頭蝨將會在阿祖的頭上快樂開心地過一生。
上學時,我和同學們也在互抓頭蝨的交流裡,培養出良善溫暖的情感。別小看抓頭蝨的動作,在幫人抓頭蝨時,有眾裡尋牠千百度,那玩意兒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快感,而被抓頭蝨的人,則會因撥弄拉扯到頭穴,舒服得陷入昏昏欲睡之境,但不管是居於抓頭蝨的什麼角色,都有不一樣的體會與感受,這是處於乾淨整潔環境的現代年輕人所體會不到的往日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