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氣候變化對眾多發展中國家而言,不僅僅是環境風險,更是『生與死的問題』。」——發自南非德班的聲音再次提醒國際社會,氣候變遷大會不要忽視非洲的聲音。
非洲是全球氣候變化最脆弱的受害者之一。如果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得不到扭轉,到二○二○年,將有七百五十萬至二千五百萬非洲人因氣候變化而缺乏飲用水,部分國家糧食產量將下降百分之五十,類似今年非洲之角的饑荒可能更加頻繁;到二○八○年,非洲將有約百分之三十的沿海基礎設施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影響七千萬居民的生命安全……,正如南非總統祖馬所說,對於非洲,氣候變化是「生與死的問題」。
面對「生死問題」,首要是求生存。對於非洲國家而言,就是遭遇氣候變化引起各種災害時,如何保護自身和減少損失。這也是非洲各國在德班氣候大會上將這些問題放入核心的原因。
在一些已開發國家看來,非洲國家似乎只知伸手要錢。事實上,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援助,非洲國家並不缺乏因應氣候變化、尋求永續發展的決心和行動。南非已公布了它的綠色經濟政策,希望通過節能減碳和經濟轉型創造三十萬個「綠色工作」。
「氣候整體性」是某些已開發國家推諉減排責任的藉口之一,意思是因為全球氣候一體,別的國家不減排,光自己減排是沒用的。但是,非洲的困境恰好是「氣候整體性」造成的。已開發國家工業化以來排放的、積累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暖化,因為全球氣候一體,氣候變化引起的後果讓脆弱的非洲付出沉重代價。
正因為「氣候整體性」,在減排問題上密切合作、提供開發中國家必要的資金支援十分必要。二○一二年之前提供三百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二○二○年前落實每年一千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與開發綠色能源的建設。
面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沿著永續發展前行的「地球列車」,別忘了帶上「非洲乘客」,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