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正在推廣聽得懂的古典樂,如果您家的客廳,需要我的演奏;同時,您也樂意捐款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請您和我聯絡。我是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李肇修……。」主修小提琴的李肇修,最近接連舉辦四場音樂會,最後一場三日在台北免費演出。不少人收到音樂會邀請函,最感興趣的是函中「推廣聽得懂的古典樂」字樣,以及他打算到民眾家中演奏,把音樂家和古典樂「宅配」到家的獨特方式。
李肇修表示,他曾到台南市新營區一位醫師家中開過小型客廳音樂會,出席的人反應很不錯!這位醫師家中正好有鋼琴,也很支持學校辦學,音樂會就以小提琴搭配鋼琴的方式演出。
之所以想推廣「聽得懂的古典樂」,李肇修表示,主要是他發現,很多人對古典樂有興趣,但一談到古典樂,卻是心裡怕怕,覺得古典樂「高高在上」。身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和小提琴家,李肇修認為,演奏者有責任透過演奏,把古典樂的美好,傳達給聽眾。
「一般人花錢聽音樂會,是來放鬆的,不是來寫樂評的。」李肇修說,過去百年來,音樂會都在音樂廳演出,演出者在台上、聽眾坐在台下,彼此很有距離感。他以「喝雞湯」形容這種演奏會,「偶一為之有好處」,但雞湯再好喝,天天喝也會受不了。長期從事音樂教學,李肇修強調,古典樂必須讓人願意參與,才能普及。
他說,兩、三百年前,古典音樂剛開始時,就是以小型的「沙龍音樂會」形式演出,演奏者與聽眾可以近距離接觸。他推廣「客廳音樂會」,就是想回歸古典樂最早的沙龍音樂會形式,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古典樂的美好,再吸引他們進音樂廳。
請音樂家到府演奏,要花很多錢嗎?李肇修說,只要能支付他的交通基本開銷,也願意捐一點錢給南藝大,金額沒有限制。只有一、二十人也可以,甚至只有七、八人也無妨,一個人大約負擔一、二千元,他就很樂意到府演奏,順便和聽眾面對面聊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