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歷經歷史傳承的中華文化皮影戲和比利時慶典劇二十六日都被列名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UNESCO代表於印尼度假勝地峇里島召開集會,並將這兩項技藝納入二○一一年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
UNESCO在官網說明,皮影戲是伴隨音樂和歌曲的舞台劇,劇中色彩豐富的人偶是由皮革或紙張製成,透過人偶師傅拿著木棒演出。
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到刮薄的牛羊驢皮上,透過剪影的活動,結合戲曲演出的民間藝術。坊間記載,「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
到了元代,軍隊再將皮影傳到中亞及歐洲各國。
另一項新列入的傳統文化則為比利時的魯汶年齡慶典劇(Leuven age set ritual repertoire)。戲劇主題圍繞男性邁入五十歲生日十年間的重要階段。
UNESCO代表將繼續討論,預計更多的傳統文化會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