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監工多體會,傅再賢有了人生許多「第一次」。
「我做土木工程二十幾年,做佛陀紀念館是堪稱最累的一次!」傅再賢從前合作過的案主,要變更設計時的處理都很容易,但大師的變更卻讓他感覺像「飛」一樣,當工程人員礙於建料材質、公司制度等因素,跟不上大師的思考與變更要求,心裡就有無限愧疚感。
每逢下雨天、颱風天,傅再賢都不敢返回台中的家,深怕發生緊急災害,沒有及時處理,對不起這麼用心的大師與許多法師,「記得八八風災前我們特意弄了一個滯洪池,結果大雨真的讓它潰堤了,好在及時處理,沒釀成大禍,延誤工程。」
「在這裡我學到很多,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大師、第一次吃素、第一次參加早課、第一次聽梵唄、第一次有洗米伯送我海青穿、第一次師姐教我怎麼穿海青、第一次建造佛館……。」傅再賢回憶,在佛光山,他每天清晨五時起床,穿著工作制服上早課,因沒穿海青衣,又什麼都不懂,只好默默排在最後,早課結束就至朝山會館吃飯,六時二十分打電話回家mornig call,哄孩子上學。日子一天天過去,一年後,朝山會館的洗米伯忽然二話不說,給他一套海青,此後的早課,他都站在第三排,在法師後面聽梵唄。
驚喜還不只這一樁,在他工作滿腹委屈時,告誡自己「法師都二十四小時的付出,我這樣怎麼算苦?」然而再會自我檢討,也需要安慰,第一次給他安慰的就是大師,大師親口對他說:「你受委屈了!」這話讓他心潮澎湃,更深深烙印在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