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高齡八十八歲的相聲大師吳兆南,十三歲起登台票戲,如今粉絲遍及國內外;儘管旅居國外,他仍持續授徒傳藝,對相聲依然執著。十九歲就出道的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從野台發跡,經歷野台戲、電影、電視台等創作階段,讓傳統布袋戲家喻戶曉,走上國際跨入文創產業領域。
文建會文資總處昨天介紹八位新科「人間國寶」,除吳兆南和黃俊雄外,還有客家山歌保存者賴碧霞、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許坤仲、謝水能;錫工藝保存者陳萬能、粧佛保存者施至輝及傳統木雕保存者施鎮洋。文建會周六將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授證典禮。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表示,自九十八年首屆授證至今,全國已有十五位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四個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以及四位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獲得「人間國寶」殊榮。人間國寶都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傳統表演藝術領域中出類拔萃藝師,在授證後,人間國寶即將展開傳習工作,為國家造就新一代的傳統藝術人才,孕育出更為多元與豐富的文化。
吳兆南一生都奉獻給相聲,出生於北京的他從小就喜歡到茶樓聽說書和相聲,拜師學藝,來台後數十年沉浸相聲領域,曾跟已故相聲大師魏龍豪合作灌錄「相聲集錦」。吳兆南曾說:「活著是為了說相聲」,甚至連墓誌銘都想好了:「這人從前說過相聲,但現在說不了了。」
賴碧霞是客家歌謠愛好者,曾擔任電話接線員、廣告播音員、廣播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客語電影演員,多年來致力於收集客家歌謠,系統性整理,保存客家文化。
出生錫工藝世家的陳萬能,十四歲起與父親學藝,承襲古製傳統錫器,更嘗試創新,揉合多種工藝技巧,設計開發出茶葉錫罐、茶杯、花瓶等,讓錫器與生活緊密結合。
今年除了八位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獲選為人間國寶外,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陳錫煌,及剪黏泥塑技術保存者王保原獲得「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