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某國小營養午餐盛飯桶有鞋印,導師要孩子把弄髒部分挖掉,吃乾淨的部分,若不敢吃,可去隔壁班取用白飯;但部分學生怕髒或不敢到隔壁班取飯,餓肚子回家,引發家長抗議。
後來查明腳印原來是學生惡作劇,學校已訓誡該生,但導師未即時通報也未取用備餐,被記申誡。
老師愛物惜物的權宜措施,原本沒錯,但學童餐飲衛生安全,也不可忽視,導師未確認學生用餐與否,的確有疏忽,而且惡作劇孩子僅是訓誡,沒有受到教訓,「負責」是教育的一環,畢竟已是小學五年級,應知輕重,蓄意破壞公共飲食安全,暴殄天物,不能以「天真無知」帶過,至少他的家長應負擔賠償責任。
至於官員怒責「這樣的白飯誰敢吃」,這倒不是重點,重點是營養午餐食材,從飯到菜的來源、烹調及配送過程,是否安全衛生?如果食材違法使用農藥、禁藥的問題沒有解決,那才是真正的大事,相較之下,腳印問題就沒這麼嚴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