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陀紀念館 看人間佛教 的弘揚

覺培 |2011.11.13
1101觀看次
字級

建築乃藝術之母,一座偉大的建築,必然揉和了豐富的雕刻、繪畫、園林、造景等藝術;而在人類建築史上,又以宗教建築最令人震撼,也最能綿延於歷史的洪流。千年來,舉世聞名的佛教建築,如印度阿姜達石窟、中國敦煌石窟、西藏布達拉宮、柬埔寨吳哥窟、印尼婆羅浮屠、緬甸大金塔等,可以說都是集建築、雕刻、繪畫於一處的宗教藝術代表作品。

偉大建築 貼近人心需要

終身以「弘揚人間佛教」為使命的星雲大師,集畢生的智慧,將浩瀚的佛法思想,結合佛教從印度到中國弘傳的時間觀,以最貼近當代人心的需要,化為一座偉大的建築體,展現在佛陀紀念館的設計概念中。

這座歷時九年建造的建築,占地一百公頃,從「禮敬大廳」為起點,闡述佛法從「恭敬」中求,在實際的功能上,亦能提供文物流通、郵局銀行、飲食休憩等各種服務;通過禮敬大廳,以筆直的「成佛大道」為中軸線,錯落兩旁的八座中國式建築寶塔,象徵成佛以「八正道」為踐行: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

一切有情 佛陀平等納受

每一座塔的命名,都蘊藏著佛法的深義;就其功能性而言,每一塔均提供茶水,關心朝聖者的需要,內陳列不同主題的文物,塔上皆有「天宮」展示各種佛教藝術珍寶;向前望去,印度塔式建築的本館,延續令人攝受莊嚴的大佛,以一百零八米的高度矗立。

整個宏偉的建築鋪排,既象徵佛教從印度到中國的歷史沿革,更點出修行者心無雜念,「唯一佛乘,直入佛道」。偌大的空間,看出大師寬闊能容的胸襟,亦象徵佛陀平等納受一切有情,任何人來到此,心靈沉澱也好,旅遊休憩也行,讓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處照見自己的佛心。

法脈傳承 出世入世圓融

在星雲大師的心中,彷彿藏有一片佛陀的世界,在每一角每一處,皆讓人們踏著佛陀教化的足跡,靈山、祇園、恆河、乃至菩提廣場的十八位證果弟子,一脈相傳至八位宗派祖師,佛法的傳揚綿延兩千六百年至今,真理依舊還是真理,只是眾生需要去參、去悟、去修、去實踐力行。

在這座看似傳統卻又不離現代的佛陀紀念館,不僅看到出世與入世圓融的佛教,看到普羅大眾的佛教,看到僧信共有的佛教,男女平等的佛教,慈悲護生的佛教,歡喜自在的佛教,更看到重視現實淨土的佛教。

天主教神父形容這裡是「佛教的梵諦岡」,新聞媒體則說它是「台灣的新地標」,佛教徒認為它是「朝聖佛陀之地」,我相信在大師的心中,只要能夠讓人們在這裡找到回家的路,哪怕只是獲得一點歡喜,其願足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