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迷思 戒菸不難

陳鈞凱 |2011.11.12
3583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陳鈞凱 戒菸難不難?若你問抽菸者,大概十個人有九個半會這樣回答你:不抽菸雖然不會死,但問題是不抽菸讓他們感覺生不如死。人們開始抽菸的原因有很多,但戒不了菸癮的理由,歸納起來,卻只有一個,因為他們對抽菸一直存有某些迷思。



台灣的抽菸率下降了,但是許多人仍繼續吞雲吐霧,目前,台灣成年人抽菸率約百分之十九點八,較一九八○年的百分之三十三高峰,進步頗大,不過,就算是現在,每年也有約二點八萬人死於菸害;根據統計,抽菸者比未抽菸者早死十四年,半數抽菸者因為不戒菸而死於肺癌、心臟病等抽菸的相關疾病。

不是不想戒,而是戒不了?抽菸只是一種習慣?戒菸只要拿出意志力就夠?如果你是有這樣想法的老菸槍,或曾被這些有關抽菸的迷思困惑,快讓戒菸專家一一為你導正視聽。

迷思1

我可藉運動彌補抽菸造成的傷害?

「我沒戒菸,但我每天都到公園跑十五分鐘,雖然喘,但慢慢跑一定有用!」每一次聽到有戒菸失敗者這樣解釋,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總啼笑皆非,有些人堅持抽菸,只因為他們認為多運動和補充營養,就足以彌補菸害,但事實並非如此。

林清麗表示,研究顯示,抽菸對健康的傷害,無法用運動、營養補充品或保養品彌補,想用健康飲食和運動來抵消菸害,十分不切實際,日積月累的焦油、尼古丁屯積,影響肺功能之深遠,可不像切除發炎的盲腸一樣簡單,拿掉就好。就算每天吃上一卡車的維他命,仍無法抵減菸草的致命傷害。

迷思2

換抽「淡菸」,菸害比較少?

錯,別再用鴕鳥心態催眠自己!換抽淡菸的抽菸者,反而會在抽菸時更用力吸,吸入的焦油和尼古丁更多。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NCI)的報告,表面上,淡菸尼古丁含量少濃菸一半,但經實際檢驗尿液後發現,不管淡菸或濃菸,吸入的有害化學物質最後其實一樣多。這是因為,改抽淡菸後,抽菸者的菸癮並不會隨之減少,相反的,可能會愈抽愈多,吸得比以前還深、還大口,好滿足癮頭。

迷思3

我抽菸這麼久了,早就造成傷害,回不去了?

永遠沒有人會嫌自己太健康!國內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抽菸者,內心都想戒菸。林清麗強調,抽菸引起的傷害是累積性的,菸齡愈久,傷害愈大,但是,只要早一天開始戒菸,就對健康有幫助。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指出,三十五歲前戒菸,可預防九成因抽菸引起的健康風險,五十歲前戒菸,可減半未來十五年內的死亡風險,就算你七十歲才戒菸,健康都會改善。

迷思4

戒菸令我心煩氣躁,反而有害健康?

戒菸時,一整天下來,常心煩氣躁、不知所措、精神渙散外加夜不成眠,的確,戒菸的頭三到五天,幾乎每一個戒菸者,都會面臨前所未見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但是,林清麗提醒,關關難過關關過,熬過第一道關卡,之後就會一天比一天好過。

根據菸商的統計,一天一包菸,二個月下來,費用大約四千元。如果你繼續吸菸,平均他們可穩賺不賠近三十年。因此,當你難熬的時候,不妨想想,一旦戒菸成功,可以節省財富、獲得健康更獲得自由。

迷思5

戒菸造成體重增加,和抽菸一樣對健康不好?

吸菸的時候,會引起心率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增加百分之三至十,一般約持續三十分鐘,所以,身材會較纖廋。

而戒菸時期,往往容易把想吸菸的欲望誤認為肚子餓,因而容易造成體重增加,其實,只要規律運動,很快就可順利減重。很多愛美的年輕女孩因怕胖而不願戒菸,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實吸菸反而更容易加速老化。

迷思6

少抽菸,慢慢戒菸才有用?

戒菸一定要當機立斷!林清麗表示,很多人以為戒菸得從減量開始,減量沒有不對,但是減量不是戒菸,減量還是在吸菸,容易陷入抽菸、戒菸、再抽菸、再戒菸的無限惡性循環。

戒菸確實不容易,在徹底停止吸菸習慣前,經常要經過兩、三次,或更多次努力嘗試才能成功,很多人以為菸齡愈久愈難戒,但其實有許多菸齡長達數十年的老菸槍,都在門診戒菸醫師的協助下,一次就成功。

迷思7

「尼古丁替代療法」和抽菸一樣對健康不好?

當一根菸被點燃時,包含了超過四千種化學物質,其中超過二百五十種對人體健康有害,更有超過六十種為致癌物質,用來協助戒除菸癮的戒菸藥物,如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咀嚼錠等,只含有尼古丁,且短期使用一至三個月,比起抽菸對健康較無害。

迷思8

抽菸只會害到我自己?

抽菸也會讓周邊的人受害,林清麗說,在未禁菸的辦公室工作八小時,所吸收的二手菸,相當於六根菸;在未禁菸的酒吧待上八小時,則相當於十六根菸。

即使你把自己關在密閉無人的空間抽菸,空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仍會殘留長達三個月,菸害不只一手菸可怕,二手菸、三手菸同樣殃及無辜。

林清麗強調,多數抽菸者往往戒菸多次才

成功,若你曾經失敗,別因此就不再嘗試。

以歷屆的「戒菸就贏」活動比賽為例,超過

三成參賽者,都戒菸成功一年以上,想戒菸

,可以撥打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 0800-63

-63-63。









台灣的抽菸率下降了,但是許多人仍繼續吞雲吐霧,目前,台灣成年人抽菸率約百分之十九點八,較一九八○年的百分之三十三高峰,進步頗大,不過,就算是現在,每年也有約二點八萬人死於菸害;根據統計,抽菸者比未抽菸者早死十四年,半數抽菸者因為不戒菸而死於肺癌、心臟病等抽菸的相關疾病。

不是不想戒,而是戒不了?抽菸只是一種習慣?戒菸只要拿出意志力就夠?如果你是有這樣想法的老菸槍,或曾被這些有關抽菸的迷思困惑,快讓戒菸專家一一為你導正視聽。

迷思1

我可藉運動彌補抽菸造成的傷害?

「我沒戒菸,但我每天都到公園跑十五分鐘,雖然喘,但慢慢跑一定有用!」每一次聽到有戒菸失敗者這樣解釋,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總啼笑皆非,有些人堅持抽菸,只因為他們認為多運動和補充營養,就足以彌補菸害,但事實並非如此。

林清麗表示,研究顯示,抽菸對健康的傷害,無法用運動、營養補充品或保養品彌補,想用健康飲食和運動來抵消菸害,十分不切實際,日積月累的焦油、尼古丁屯積,影響肺功能之深遠,可不像切除發炎的盲腸一樣簡單,拿掉就好。就算每天吃上一卡車的維他命,仍無法抵減菸草的致命傷害。

迷思2

換抽「淡菸」,菸害比較少?

錯,別再用鴕鳥心態催眠自己!換抽淡菸的抽菸者,反而會在抽菸時更用力吸,吸入的焦油和尼古丁更多。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NCI)的報告,表面上,淡菸尼古丁含量少濃菸一半,但經實際檢驗尿液後發現,不管淡菸或濃菸,吸入的有害化學物質最後其實一樣多。這是因為,改抽淡菸後,抽菸者的菸癮並不會隨之減少,相反的,可能會愈抽愈多,吸得比以前還深、還大口,好滿足癮頭。

迷思3

我抽菸這麼久了,早就造成傷害,回不去了?

永遠沒有人會嫌自己太健康!國內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抽菸者,內心都想戒菸。林清麗強調,抽菸引起的傷害是累積性的,菸齡愈久,傷害愈大,但是,只要早一天開始戒菸,就對健康有幫助。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指出,三十五歲前戒菸,可預防九成因抽菸引起的健康風險,五十歲前戒菸,可減半未來十五年內的死亡風險,就算你七十歲才戒菸,健康都會改善。

迷思4

戒菸令我心煩氣躁,反而有害健康?

戒菸時,一整天下來,常心煩氣躁、不知所措、精神渙散外加夜不成眠,的確,戒菸的頭三到五天,幾乎每一個戒菸者,都會面臨前所未見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但是,林清麗提醒,關關難過關關過,熬過第一道關卡,之後就會一天比一天好過。

根據菸商的統計,一天一包菸,二個月下來,費用大約四千元。如果你繼續吸菸,平均他們可穩賺不賠近三十年。因此,當你難熬的時候,不妨想想,一旦戒菸成功,可以節省財富、獲得健康更獲得自由。

迷思5

戒菸造成體重增加,和抽菸一樣對健康不好?

吸菸的時候,會引起心率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增加百分之三至十,一般約持續三十分鐘,所以,身材會較纖廋。

而戒菸時期,往往容易把想吸菸的欲望誤認為肚子餓,因而容易造成體重增加,其實,只要規律運動,很快就可順利減重。很多愛美的年輕女孩因怕胖而不願戒菸,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實吸菸反而更容易加速老化。

迷思6

少抽菸,慢慢戒菸才有用?

戒菸一定要當機立斷!林清麗表示,很多人以為戒菸得從減量開始,減量沒有不對,但是減量不是戒菸,減量還是在吸菸,容易陷入抽菸、戒菸、再抽菸、再戒菸的無限惡性循環。

戒菸確實不容易,在徹底停止吸菸習慣前,經常要經過兩、三次,或更多次努力嘗試才能成功,很多人以為菸齡愈久愈難戒,但其實有許多菸齡長達數十年的老菸槍,都在門診戒菸醫師的協助下,一次就成功。

迷思7

「尼古丁替代療法」和抽菸一樣對健康不好?

當一根菸被點燃時,包含了超過四千種化學物質,其中超過二百五十種對人體健康有害,更有超過六十種為致癌物質,用來協助戒除菸癮的戒菸藥物,如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咀嚼錠等,只含有尼古丁,且短期使用一至三個月,比起抽菸對健康較無害。

迷思8

抽菸只會害到我自己?

抽菸也會讓周邊的人受害,林清麗說,在未禁菸的辦公室工作八小時,所吸收的二手菸,相當於六根菸;在未禁菸的酒吧待上八小時,則相當於十六根菸。

即使你把自己關在密閉無人的空間抽菸,空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仍會殘留長達三個月,菸害不只一手菸可怕,二手菸、三手菸同樣殃及無辜。

林清麗強調,多數抽菸者往往戒菸多次才

成功,若你曾經失敗,別因此就不再嘗試。

以歷屆的「戒菸就贏」活動比賽為例,超過

三成參賽者,都戒菸成功一年以上,想戒菸

,可以撥打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 0800-63

-63-6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