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學校營養午餐接連爆發藥品殘留和回扣弊案,主婦聯盟、綠黨等團體昨天到教育部抗議,要求毒害學童的營養午餐消失,並使用無毒、在地食材,甚至要求教育部主動全面徹查,揪出不法廠商與學校。教育部表示,對不法情事,會加重罰則,也會把不合格的營養午餐廠商,公告於教育部體育司網站,供學校參考。
教育部已將所有黑名單廠商發文給各級學校,每月也會與縣市共同稽查,一有學校遭檢舉或爆料,會立刻檢查當天的營養午餐。
民間團體昨天演出行動劇,諷刺營養午餐成了校長收回扣的主要管道,讓廠商提供有毒食材,大賺黑心錢。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認為,中小學正值發育階段,飲食對健康影響深遠,沒想到連營養午餐都有毒,教育部應訂定更嚴格的安全標準。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也疾呼,營養午餐要提高在地食材的比例,讓當地農民提供最安全的食材。教育部更應該建議學校與地方政府,以在地、無毒、有機為優先考量。
潘翰聲說,政府對回扣的回應和消極的被動抽查是「治標不治本」,教育部應該提高國中小預算補助,讓校方不用因為財務壓力而被迫向午餐供應商索取「贊助」。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祕書長吳忠泰表示,許多學校補助不足時,可能會把午餐供應商視為財務來源;教育部應檢視學校需求,建立透明的招標機制,並明確規範家長和教師工會代表為營養午餐委員會的成員,共同監督校園營養午餐。
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回應,營養午餐的所有食材都必須通過國家檢驗標準,學校一旦發現不合格食材,可立即要求廠商更換,甚至檢舉由地方政府查驗。他強調,學童的飲食安全是第一優先考量,絕對不會打折扣。
王俊權表示,教育部每年補助二十億元給營養午餐,對學校來說,應該足夠,若學校還有困難,教育部也願再適度協助;現在營養午餐已啟動農戶管理、食材供應管理、中央稽查、聯合稽查和學校自主管理,若再查到不合格,將一律依法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