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繼校長李嗣涔提出「四不」後,學校再推出「台大人的十大基本素養」,包含落實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培養美感品味、履行公民責任和獨立思考與創新等,要求台大同仁和學生熟記、落實,以「能符合社會期待」;台大學生認為,十大素養儼然是軍隊口號,與其喊喊,學校應該提供資源,讓學生在課程中自然融入。
李嗣涔在新生典禮要求學生「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上課不缺席、腳踏車不亂停」,這學期再推出「十大基本素養」連同「四不」印製成行事曆,送給大一新生,並在校務會議上要求學校行政人員協助學生熟記十個素養內容,另外六個素養有:道德思辨與實踐、身心健康管理、專業知能、人文關懷、團隊視野、了解尊重多元文化。
法律系大四生吳俊志說,十個素養應該是個人決定要不要培養的基本能力,學校寫成教條,根本是把大學生當成國中生。許多台大生在網路表示,「十條素養根本是軍隊口號,不懂李嗣涔在想什麼。」還有人要校長先默寫,再叫大家背。
台大學生會會長鄭明哲表示,十月中,校長在校務會議上說起十大素養,希望台大人都能熟記。但鄭明哲說,與其背誦,學校應該是在課程中落實,例如增聘TA(研究生教學助理),開設專業課程外的討論課時間,讓學生訓練思辯能力,還有團隊精神。
大一新生醫學系蘇喨言說,不會背十大基本素養,但她認為,台大學生多數會念書卻不懂關心別人,表現較冷漠,確實須讓醫學系、理工科系學生多培養人文關懷。
台大學務長馮燕說,台大學生有負起人類生存問題與永續經營的責任,尤其社會對台大學生期望高,卻普遍認為台大學生較自我,因此更需培養各素養,提升道德感。
台大化學系教授周必泰則不認同台大生需要這個使命,他認為,社會對台大期待太沉重,「台大有責任發展學術,但人格培養應該是全民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