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字是由「自」和「心」兩個象形上下組合而成的會意字。
「自」像鼻子之形,為「鼻」的本字;「心」像一顆心臟,下面是動脈和靜脈之形。二者組合表示人內心的氣息從鼻子出來,所以「息」的本義就是「呼息」,如氣息、喘息等。
由於氣息是生命的表現,因此後來「息」又引申而有「生長」的意思,如休養生息;從而又進一步引申為「子女」,如子息;引申為「利錢」,如利息等。
由於工作太累了,必須喘一口氣,停下來「休息」一下,所以「息」後來乃又引申而有「停止」的意思,如停息。
可見「息」的本義,本來是「呼吸」,但後來卻從兩個相反的方向引申,一個是「生長」,一個是「停止」。所以凡是以「息」為偏旁的字,多與喘息、繁衍有關,如熄、憩、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