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的問題在獸醫臨床門診當中占有相當比例,釐清「真正的病因」往往是最重要的。相信很多飼主都有這樣的經驗:寵物經過醫生的打針、吃藥治療,情況會穩定下來,但是沒多久症狀卻又再度出現。是醫生用藥的問題?是飼主沒有配合療程走完?還是根本的問題沒有獲得解決呢?我想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皮膚和身體其他的器官一樣,會有新陳代謝、需要營養,同時也會因氣候、環境、寄生蟲、營養、腸胃吸收、內分泌、年齡、品種、基因和老化等而有所改變。沒有這些認知,很多人往往會認為皮膚病都是「小問題」。
當我們實際了解各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就不難想像當中的學問真的很多。所以我們常說:皮膚病是最簡單卻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很容易控制,卻也很容易復發;想要尋找病因,同時獲得改善,往往需要「獸醫、飼主和動物」三方面配合。
皮膚病可大可小,小的問題可能數天或數周就能改善,大的問題恐怕會終生跟隨寵物!比較容易處理和解決的問題包括:急性濕疹、寄生蟲感染、黴菌感染等;相對較複雜的則有:內分泌問題、過敏問題、毛囊蟲問題等等。前者的病患往往只要按照醫囑,配合治療,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是後者,恐怕就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了。
皮膚病的治療,不外乎:針劑注射、口服藥物、藥用洗劑、外用藥膏、營養輔助品等等。是否需要合併內外療法,端看皮膚病的種類和實際臨床症狀。不過小獸醫認為:適當營養和外用藥治療,往往扮演關鍵的角色。是否對某些藥物過敏、有否抗藥性,都需要和醫師一再溝通討論。
很多朋友都很怕使用類固醇,認為對寵物不好。切記:藥物只要經過正確適當地使用,是可以緩解症狀,改善病情的;至於是否過量而傷害健康,我想每位醫生都有當下的考量,也會幫寵物把關。對於那些因為藥物造成寵物傷害的傳言,實在遠遠不及因病痛造成寵物傷害來得嚴重啊!藥物就像一把刀,正確使用可以趕走病魔,錯誤使用當然可能傷身;當中的取捨,就交給您信賴的醫生吧!
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在臨床上的花費很難定奪,我們只能說:幾百元也可以看一個皮膚病,也有幾千元花費的可能性,小獸醫提醒朋友們應該要去了解診察和治療的內容,而非一味比價。不妨多在門診時候和醫生充分溝通。怎麼做對寵物才最好,同時也是飼主可以接受的方式,這些都需要和您的醫生討論。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更多診療經驗分享請參閱:http://tw.myblog.yahoo.com/poai-p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