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經典名句】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文心工作室 |2011.10.28
18713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而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禮記‧中庸》

讀懂名句

君子的道,就好比走遠路,必須從近處開始;又好比登高山,必須從低處開始爬。《詩經》上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像彈琴瑟一樣的和諧。兄弟感情投合,和樂融融。使你的家庭和順融洽,你的妻子兒女也快樂。」孔子讚美說:「這樣的話,他的父母一定也很順心樂意了。」

名句故事

本則名言主旨為說明成就君子之道,是有其前後次序的,務必先從家庭慢慢做起,然後再漸漸擴大至外處。

因此文中,首先提到君子之道,如同走路一樣,必定從近的地方開始走,然後才能走到遠的地方。而登高處亦是,需先從低處開始走。

以上的敘述皆是為了引出《詩經》中:「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而妻帑」這段話,說明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像彈琴一樣協調,兄弟能融洽歡樂,如此家庭相處和睦,妻子兒女能快樂,若能做到這些方面,父母也會順心如意。

我們可發現,在孔子的思想中,除了強調端正自身的行為舉止,以修養品德,進而達到中庸的境界,重視家庭讓妻子兒女歡樂融洽、父母稱心樂意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最基本的一環。

長久以來「百善孝為先」更是儒家大力提倡的觀念。加上《孝經》開宗明義即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 ,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在在都是突顯注重家庭、孝順父母的重要性。

而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必有家庭作為堅強又溫暖的後盾,並不只是口號而已,早在千年以前至聖先師就提醒了我們。

新說名句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終於孝順父母,孔子亦提出許多方法,如子夏問孝,孔子回答:「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又如:「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說明孝順從和顏悅色對待父母,若發現父母有過錯,態度仍須恭敬委婉,這些看似容易,卻是我們平常不容易做到的小動作。

在《南齊書‧傅琰傳》中描述傅琰於南北朝時,是明察清廉救民於水火的好官,曾經有賣針與賣糖老婦爭奪團絲,兩人都堅持團絲是自己的,傅琰不發一語燒團絲,發現裡面有鐵屑落下,因而證明團絲是賣針婦人的。

另一事記載:傅琰早年遭母喪,某次鄰家失火,延燒至傅家,傅琰仍抱著母親的靈柩,不敢離開。直到鄰居來救援,傅琰和母親的遺體才得以俱全,可見傅琰對母親的重視與珍惜。而傅琰的行為正符合「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的精神,確實弘揚了孔子的思想。(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